陈耀:从非首都功能疏解视角认识“微中心”的概念与内涵
发表时间:2017/06/02 15:50:50    阅读:571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微中心”的概念,主要是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即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非首都功能应该怎么疏解?要集中疏解与分散疏解相结合。其中集中疏解对应着集中承接地和“微中心”概念。从理论上讲,集中承接地背后,是集聚经济的理论在做支撑。为什么要集中疏解、集中承载?过去企业迁移,只要把迁出地拥堵问题解决就行了。现在还要考虑企业迁出去之后能不能成活,能不能发展,这是在以往经验基础上的一个进步。相应地,非首都功能疏解不单单是“消肿”,还要考虑疏解出去的功能、产业怎么样能很好地生存发展。根据集聚经济、产业集群理论,企业单个外迁,易受制于配套条件和环境,难以生存,所以必须考虑集群外迁、产业链配套,集中承接地和“微中心”正是集聚经济在实践中的应用。

  “微中心”沿北京向外放射的六条大通道布局,要定位明确、特色鲜明、职住合一、规模适度、专业化发展。这明确了“微中心”建设的大方向,要在交通比较便捷的地方,要体现一定的专业特色,规模要适度,至于规模多少算适度还需要再探讨。

  在看到“微中心”概念的时候,我想到两个概念。一个是“特色小镇”。浙江把特色小镇这个概念提出来,很快就转变成一种政策举措,将特色小镇做成了一个标准,形成推进建设的一套方法体系,一个标准的政策行动方案,就很有力度。现在“微中心”还在概念研究阶段,还没有上升到政策推进的层面。“微中心”主要是从疏解非首都功能角度提出来的,首要任务要完成疏解任务,在此基础上还要承担优化京津冀空间格局的功能。

  另一个概念是“小微”。长期以来,都是重大轻小,搞大城市、大项目、大产业,而对小的东西不太重视。现在大家开始重视“小”和“微”,比如企业里面重视小微企业。“小微”往往处在弱势地位,更需要政府去关注、去支持。到国外考察,发现国外很多小城镇都建得非常好,包括村庄、农庄都搞得非常美丽,基础设施、环境都很好,值得“微中心”建设中学习和借鉴。

  “微中心”既然是中心,就不是一般的城市,而是要融入大城市的城镇体系。比如京津冀区域,城镇体系至少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中心城市核心区,第二个层次是副中心,第三个层次就的微中心。“微中心”不一定都在外围,也有可能是在副中心和核心城市的中间。“微中心”也是一个中心,要有集聚效应,要有集聚功能。虽然是承接疏解形成的“微中心”,还要形成一定的辐射带动效应,先集聚后扩散。

  从产业上,“微中心”要有一定特色,但又不能太强调单一的特色,“微中心”跟“特色小镇”还是不一样,其基本的城市功能还是应该比较全,要强调产城融合。

  “微中心”应该怎么建?是新建,还是依托原有的城镇去改造,这是一个问题。一般来说,新建的时间比较长,周期比较长,但对房地产发展有利。因而要考虑新建是不是合适,会不会又掀起新一轮的地产开发潮?建议依托原有的中心镇,在区位条件符合、交通便捷的地方,尽可能依托原有的城镇去改造,来形成新的“微中心”。

  “微中心”应该怎么管理?我国有很多小城镇比如中心镇、城关镇,就是建制镇的管理模式。现在有些新城是管委会的管理模式。“微中心”的管理模式可以有一些创新,就像现在的一些园区一样,尽可能吸引民间资本来建设、管理、运营,或者形成一种自组织的社区。

  从建设方式上,“微中心”既然是承接非首都功能集中疏解产生的,首先要考虑疏解什么东西,疏解到哪里。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好几个圈层,包括从二环以内疏解到三环以外,从中心城疏解到城六区以外,从北京市域疏解到北京以外。因而,不应该认为是“微中心”就是在北京以外建,也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在北京的市域范围内建。核心就是要看疏解什么东西。比如疏解出版社、研究机构、学会社团这样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搞一个类似出版小镇这样的“微中心”,就是把这一类的功能能够相对集中在某一个区域,形成特色。因而,应该先明确疏解什么,疏解到哪里去,然后才能考虑“微中心”的位置、规模、特色等等。

  (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室主任陈耀研究员在“微中心”建设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有删减)

请您留言
感谢留言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关闭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