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中关村企业并购稳步增长
发表时间:2017/06/02 11:09:30    阅读:570

  中关村作为首都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阵地和中国创新创业最为活跃的区域,从最初的单纯为创业提供物理空间的创业服务1.0时代,到提供以专业化软服务为主的2.0时代,再到通过为不同类型的创业者提供1对1量身定制服务的3.0时代,如今,中关村已经形成让创业更简单、更专注、更高精尖的创业服务生态系统,持续涌现出创新工场、车库咖啡、36氪、创客空间等一批创新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创业孵化新型业态,推动市场不断焕发新活力。

  一、中关村创业服务业发展情况

  创业服务业快速发展。 为探究示范区创业服务业发展情况,对近300家中关村创业服务业机构发放了调查问卷。经整理,共收回问卷246份,其中有效问卷214份。调查结果显示,众创空间与创业孵化企业数量占受访企业比例近五成。其中,中关村众创空间与创业孵化企业共101家,占创业服务业受访企业总数的47.2%;其次是创业金融企业81家,占37.9%;创业商务服务企业共19家,占8.9%;创业教育与培训企业6家,占2.8%;创业社交平台企业4家,占1.9%;创业媒体企业3家,占1.4%。创业金融增长势头强劲。从创业服务类企业经营状况看,2015年1-9月创业金融领域的收入达10.9亿元,占创业服务业比重达44.6%,2014年创业金融收入比2013年翻两番,达13.6亿元,增幅和增速均为所有领域最高。中关村创业服务业企业实缴税费2.2亿元,同比增长12.8%。截至2015年9月,中关村创业服务业企业从业人员共计4580人,同比增速2.3%,增速相对缓慢。

  创业服务生态系统已经形成,服务差异化和市场细分化成为趋势。 中关村创业服务紧密围绕技术创新、企业成长等个性需求,通过整合与创业相关资源,解决创业者和创业团队在场地设施、资源对接等方面的问题,成为创业者在创业中寻求外部支持、减少创业风险、降低创业成本的重要支撑。多样化和差异化的需求推动着创业服务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和扩展,构成了完整的创业服务生态链条。通过创新聚合资源的方式,形成了多样化的孵化模式,有的以资本聚合,有的以媒体聚合,还有的通过创业活动聚合,吸附多种创业要素和资源,形成了各自的发展模式。他们依托自身特色资源和优势,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采用更加便捷、更大范围的资源获取方式,把科技、创业者、资本、市场等各种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各具特色的创业生态圈。

  创业服务业盈利水平和人均产出效益双双提升,盈利模式由硬件向软件转型。 2015年前三季度,受访的中关村创业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和利润率分别为8.6亿元和35.2%,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3.8亿元和10.6%。其中,众创空间与创业孵化的利润和利润率实现扭亏为盈,2015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达0.79亿元。随着创业活动的不断进步,创业服务也从早期提供场地租赁、办理注册等以硬件为主的基础服务,发展为提供创业媒体资讯、创业辅导培训、投融资对接、路演支持等在内的多元化综合服务,涌现出一批提供一体化综合创业服务的平台型企业。例如,车库咖啡目前的盈利点除正常的工位收入以外,还来自于餐品提供、会务举办、活动场地提供、广告与自媒体、各地的创业培训和创业交流、协办和参与创业大赛等等。2015年前三季度,创业服务企业来自创业服务的收入为13.5亿元,同比增长88.2%,占营业收入比重为59.8%,较上年同期提高近20个百分点。

  孵化能力不断提升,孵化成效显著。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三季度,创业服务业众创空间与创业孵化场地面积达到15.9万平方米;合作签约投资机构609家,签约法律、财务、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机构数量649家,平均每家众创空间和创业孵化签约5家以上的投资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创业活动日趋活跃,2015年前三季度,组织创业路演、创业者与投融资机构对接、创业者辅导培训等活动共计4440次,月均近500次,是2014年同期的1.6倍;在孵企业数量超万家,比2014年高出2627家。截至2015年9月份,众创空间与创业孵化企业累计孵化企业数量近2万家,累计毕业企业数量6846家;孵化期间获得PE/VC等股权融资的企业9862家,融资额合计达93.4亿元;在孵企业以及毕业企业已上市或新三板挂牌数量达176家。

  市场主体增长迅猛,创业创新蔚然成风。 随着简政放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落实以及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不断完善,各类市场主体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激发了市场经济的内在活力。2015年示范区新创办科技型企业2万余家,占全市新创办企业总量的近四成,较“十二五”期开年增长一倍多,创业活跃极大地促进了中关村创新发展。新创办企业正越来越多地进入我国科技、实体经济的短板领域,催生了小米、亿赞普等一批领军型创业企业和格灵深瞳、地平线等一批潜力型创业企业。

  二、中关村发展创业服务业三点做法

  积极打造市场化开放共享的创业服务平台。 中关村改变政府“赤膊上阵”的做法,支持市场化的创业服务机构发展。此次调研的创业服务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共88家,占被调研企业总数的41.1%;国有企业60家,占被调研企业总数的28.0%;集体控股企业共13家,占比6.1%;事业单位共2家,占被调研企业总数的0.9%;社团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共51家,占比23.8%。以市场为导向是中关村创业服务业的一大特征 ,中关村将先行先试政策和市场动力整合,推动服务创业者的市场化机构快速发展,先后将创新工场、36氪等一批创业服务机构认定为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截至目前,共有78家创新型孵化器纳入中关村创业服务支持体系。在中关村成长的创业服务机构自身不断快速发展的同时,用新技术新模式去改变传统产业。

  支持孵化模式创新,构筑创业服务业新生态。一是 推动形成了多种孵化模式的众创空间和创业孵化。有为创业活动提供物理空间以及共享设施为主的办公型孵化服务, 如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园、汇龙森孵化器;有为创业活动提供金融、媒体等资源对接的平台型孵化服务 ,如洪泰创新空间、Binggo咖啡、AAMA亚杰商会;有以创投机构为主导向企业提供资本服务的投资型孵化服务 ,如联想之星、创新工场等;有围绕特定行业或特定产业链环节的创业活动提供专业服务的行业型孵化服务 ,如微软创投加速器、硬创邦。二是 发挥领军企业创新创业主体作用,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围绕领军企业形成了“百度系”、“联想系”、“金山系”等创业系,将领军企业培育成创业服务微生态的营造者。

  优化创业服务体系,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一是 制定实施支持创业服务体系、创业服务平台发展专项资金和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的管理办法,探索建立天使投资风险补贴制度,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创办新兴创业服务平台。二是 培育中关村特色创业文化,支持开办中关村天使成长营,构建天使投资课程体系,分享经验。三是 组织创投机构与金种子企业项目融资推介会、导师课程培训、企业互助会等活动;引导和支持创业服务机构举办黑马大赛、中国智能硬件创新大会、互联网创业者大会、极客大赛等创业活动。

  三、下一步中关村发展创业服务业的举措

  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 中关村将进一步加强对众创空间平台化和专业化的建设,打造协同创新链与产业链,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内容,实现技术转移、成果推广、国际合作、人才引进和融资服务等各种创新要素集聚,推动科技成果在创业服务平台上进行转化。此外,中关村将支持创业服务机构深度挖掘“互联网+”传统行业所蕴含的创业创新空间,加快产业升级换代,增强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让创新创业真正落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

  进一步降低创业成本,为创业者创造便利条件。 此次调研的众创空间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众创空间与创业孵化实现营业收入9.4亿元,从收入分布来看,109家企业中,收入来源为物业的有80家,占比超五成,专业咨询、资金对接等增值服务的有48家,其余来自广告收入、股权投资等。高额的办公成本由创业服务机构转嫁,成为创业者和初创团队的痛点。针对目前创业服务机构和创业者面临的痛点,中关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重点引导各园区加大对存量土地和空间资源的盘活利用,建设特色园区、创新社区、创新型孵化器和特色产业孵化平台,对配套设施建设、平台运营、房租等费用给予资金支持。二是要通过加强金融服务,鼓励民间资本开展创新创业,积极打造“风险投资+孵化器”模式,引导市场主体建设一批具有专业化、网络化、差异化等特征的众创空间。三是畅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协调推动市场培育及产品创新,助力创业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进行股权和债券融资,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完善创业服务生态系统,培养一批善于创新的创业者。 在此次调研的214家创业服务业企业中,属于创业教育与培训类型的企业有6家,占比仅为2.8%。下一步将加大力度支持创业教育培训机构发展,完善创业服务生态系统。加强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教育,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企业树立良好的创业服务理念,积极引导中关村企业家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创新、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在中关村培养一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业者。

请您留言
感谢留言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关闭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