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加快打造链接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枢纽
发表时间:2017/06/02 11:05:25    阅读:706

  近年来,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高示范区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国际科技资源的配置能力,中关村积极推进示范区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国际化程度,加快打造链接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枢纽。2015年,中关村国际化发展呈现以下特征:高端要素加速聚集,国际资源整合能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开拓国际市场的步伐加速;金融和资本运作持续火热,支撑创新国际化作用增强;科技引领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全球源头创新地位凸显。

  一、高端要素加速聚集,国际资源整合能力进一步提高

  一是海内外高端人才不断汇聚。自全面推进人才特区建设以来,中关村坚持人才优先理念,不断建设国际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人才特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截止到2015年底,示范区共有留学归国人才2.7万人,外籍人才约9000人,共计延揽和吸引海外人才3.6万人。截至2015年底,中关村示范区入选“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1091人,占北京地区82%,占全国21%;入选北京市“海聚工程”512人,占全市68%;入选中关村“高聚工程”239名(含团队)。刘强东、李彦宏、程维、施一公、王中林等新一批全球性的科技创业先锋人物、国际化的领军人才在中关村集聚,成为中关村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支撑。比如,王中林教授及其团队在纳米发电机方面取得重大突破,2015年获得英国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物理学奖,并被预测有机会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清华大学博导鲍捷教授及其带领的清华大学QDchip团队首次实现量子点材料在光谱仪研制领域的应用;施一公团队在生物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捕获了真核细胞剪接体三维结构;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陈曦教授,曾获得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2015年带着纳米黑科技来到中关村再创业等等。

  二是国际顶尖孵化器和创业服务资源聚集中关村。随着中关村创业生态系统的不断完善,吸引到了更多的跨国公司来中关村设立孵化器。2015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在中关村设立子公司或研发机构的企业数量达到99家,一些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已成为其全球研发网络的核心节点。如美国微软公司、英国ARM、硅谷Plug&play、以色列Trend lines等跨国企业和国际顶尖孵化器也相继在中关村设立孵化器,陆续与中关村开展合作。其中,微软公司在中关村设立的微软创投加速器,目前已经孵化了全国首家由移动APP操控智能无人机公司亿航、全球首家人工智能客服提供商智齿科技等126家前沿技术公司,这些企业服务的个人客户超过5亿人,总估值超过380亿元。

  三是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作用日益凸显。2015年9月成功举办国际科技园区协会(以下简称IASP)2015年世界大会,吸引48个国家的近700名代表参会。2015年10月,全世界最重要的风险投资基金和创业公司盛会——Slush首次走进中国落地中关村,36氪与Slush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形成了“国际创业联盟”;中关村德国科技创新中心设立为中关村企业在德国和欧洲发展打造对外沟通平台,为德国本地初创企业提供孵化和加速服务。启迪控股与芬兰Slush合作,共同成立启迪芬兰国际创新中心;中芬创新基金成立等等,进一步提高了中关村在国际创新创业格局中的领先地位,为促进中关村地区链接以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实现创新合作与共同发展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二、企业全球竞争力显著提升,开拓国际市场步伐加速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在中关村支持企业国际化系列政策措施下,越来越多的中关村企业开始走出国境,布局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在硅谷、以色列等创新中心设立研发中心、孵化器和投资基金,瞄准国际市场,进行平行研发、平行孵化、平行投资。

  一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步伐加快。中关村发展集团依托在美国硅谷建立的“硅谷创新中心”和在芬兰、以色列建立的科技创新平台,进行国际投融资合作,促进尖端技术的国际转移转化。目前中关村已与硅谷等近20多个国际科技创新区域或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同时在英国、德国等重点的创新要素聚集地区,开始探索并拓展新模式。更多中关村企业瞄准国际市场,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孵化器、投资基金,实现与世界同步创新。截止2015年底,中关村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和分支机构528个。不仅联想、百度、小米、用友等龙头企业在美国创新中心设立研发机构,而且四代时代、广联达、京蒙高科等后起之秀也开始展开跨国并购。不少成长型企业或者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也开始全球化布局,并且一开始就有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走向世界的战略规划。

  二是创业孵化全球合作日益紧密,中关村独角兽企业走在世界前沿。随着微软云加速器的发展,清华科技园创源硅谷孵化器、清控科创硅谷孵化器等孵化器的建立,创新工场、车库咖啡、3W咖啡、天使汇、36氪、黑马会等创新型孵化器的国际化运营,中关村国际化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目前,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22个。随着全球创新资源的不断积聚,中关村企业成长周期大大缩短,高成长性企业不断涌现。截止到2015年底,中关村涌现出了小米、滴滴快的、美团网、融360等40余家“独角兽”企业,在全球创新区域中,“独角兽”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硅谷。其中小米估值达460亿美元,位列全球“独角兽企业”榜首。

  三、金融和资本运作持续火热,支撑创新国际化作用增强

  近年来,中关村不断完善政策、强化服务,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不断提升在全球配置创新资源的能力,持续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金融和资本对创新国际化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中关村国际化发展步伐加速。

  一是境外上市为企业全球配置资源提供了广阔舞台。一批高科技企业登陆纳斯达克和纽交所进行融资,通过境外上市,不仅可以使企业加快做强做大,还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更好地参与国际科技经济竞争与合作,提升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水平。目前中关村境外上市企业已达105家,占示范区上市企业的36.7%,占全国境外上市的三成多。

  二是境外投资成为企业全球化布局的重要途径。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关村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利用资本在全球进行布局。2015年中关村128家企业开展境外直接投资,较上年增加32家,对境外直接投资额达144.5亿元。此外,中关村发展集团在美国硅谷完成了“一司一金一中心”布局,硅谷创新中心已成为中关村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核心节点。丹华基金完成投资项目31个、投资金额3541万美元,推动海内外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与对接。

  三是利用海外并购,加速整合全球创新资源。中关村企业通过境外并购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速国际化布局,境外并购保持高增长态势。2015年中关村企业发起的境外并购案例37起,较上年增加16起,披露并购金额561.5亿元,同比增长55.4%。其中,并购英国企业12起、美国企业10起、香港企业8起。而今年一季度,中关村企业发起的境外并购案例就有12起之多,是上年同期的3倍。如利亚德收购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全球显示和数字标牌技术的领先企业Planar公司的100%股权,实现了对电子专业显示行业主流显示技术下的产品全线覆盖,将加速 LED 小间距电视海外市场的渗透,加快全球市场布局。

  四、科技引领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全球源头创新地位凸显

  中关村地区是我国科教智力资源最密集、最具创新特色和活力的区域,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和高效支撑着中关村参与全球竞争。在这些创新资源的支撑下,中关村不断催生引领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原创性成果,逐渐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一是原创的颠覆性技术支撑中关村引领全球创新。目前,中关村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领域,涌现了一批突破性和颠覆性创新成果,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比如,王中林教授牵头的纳米发电机项目,其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是世界首创;清华鲍捷研究小组采用新型量子点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制作出手机摄像头大小的光谱照相机,实现量子点材料首次在光谱仪研制领域的应用,并且此项科研成果已在全世界科学领域最有名望的自然学术杂志上公布;百济神州的抗癌新药、科信美德的糖尿病新疗法、中科院理化所的液态金属应用、京东方在高端液晶显示技术等等,都是站在世界之巅的创新成果。这样一批世界级领先的自主创新成果,标志着中关村已经成为了世界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二是国际标准数量不断增长,抢占国际市场话语权。中关村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引领未来,创造出了一批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创制了一批国际标准,并且把标准推广到国际市场。如商汤科技来自麻省理工、斯坦福等世界顶级大学的50人博士团队,在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原创技术,超越了谷歌互联网物体检测的世界纪录。截至2015年底,双鹭药业、天地互连、大唐电信等中关村企业主导创制国际标准共202项,重点领域国际标准实现不断突破,使得中关村企业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发生重要转变,在前沿技术等重点领域逐步掌握了国际标准话语权。中关村企业在国际上的专利授权数持续增长。2015年,示范区企业欧美日专利申请量为4391件,同比增长87.6%。示范区企业获得欧美日三方专利授权量1058件,约是上年的2.2倍。示范区企业PCT专利申请量加速增长,2015年企业申请PCT国际专利3357件,同比增长40.2%,增速约是上年的1.6倍。

请您留言
感谢留言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关闭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