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发表时间:2020/04/30 14:33:27    阅读:309

自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召开以来,人工智能经历了两起两落的发展历程,现今人工智能迎来了第三次快速发展黄金期。据中国电子学会公开数据显示,预计2018-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年均增速为60%,到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 1300亿美元。为抓住发展机遇,苹果、谷歌、微软、IBM、英伟达等五大巨头纷纷布局人工智能领域,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先后发布一系列人工智能战略。据中国电子学会公开数据显示,预计2018-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年均增速为65%,到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 220亿美元。面对庞大的市场前景,我国应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步伐,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制高点。

一、国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研究

(一)美国

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美国成立“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委员会”,后又发布了《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与《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规划》两份报告,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此外,美国国会两院已经开始讨论构建人工智能相关法案,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委员会发布了人工智能政策准则14条。据外媒报道,美国国防部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资20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研究。在美国政府紧锣密鼓出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同时,美国科技巨头也纷纷开始布局人工智能产业。近几年来,谷歌收购了Deepmind和api.ai公司并开发出第二代深度学习系统、第二代和第三代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专用处理器;微软公司发布虚拟机器人“微软小冰”,与海尔达成战略协议,收购以色列初创公司Hexadite;苹果公司收购人工智能公司Lattice Data并将3D面部识别技术运用于苹果手机上;IBM公司与MD安德森癌症中心展开合作,后发布了一款类脑超级计算平台IBM Truenorth。

(二)日本

在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中,日本提出了“社会5.0战略”,将人工智能作为实现超智能社会的核心,后又设立“人工智能战略会议”进行国家层面的综合管理。日本对人工智能的应用强于研究,日本信息通信研究机构于2013年研究出信息分析系统、多语言声音翻译系统。丰田公司在美国硅谷设立新公司TRI;与其他领域的初创企业加强合作;对人工智能开发商Preferred Networks投资约100.5亿日元来研制自动驾驶技术。日本长崎川棚医疗中心与富士通合作研制开发了糖尿病恶化预防系统。日本软银公司于2015年6月将人形机器人Pepper投入市场。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开发了人工智能系统,用于防灾减灾应急方案优化,实时指示避难路线。日本JFE工程技术公司开发了垃圾焚烧发电设备的远程监视和操作服务系统,能根据日期和时刻自动调整发电量,在用电高峰自动增加发电量。

(三)德国

20世纪70年代,德国提出“改善劳动条件计划”,为机器人应用开创了市场;2013年,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2015年联邦政府内阁通过了联邦交通部提交的“自动与互联汽车”国家战略,支持大规模研发更高水平的自动驾驶技术;2018年7月,德国发布了《联邦政府人工智能战略要点》,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此外,为进一步促进德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德国于1988年成立了德国顶级人工智能研究机构DFKI,主要研究大数据分析、知识管理、画面处理和理解以及自然语言处理、人机交互、机器人。DFKI在30年间孵化设立了84家分拆公司,创造了2500个工作岗位,取得大量产业成果。

二、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人工智能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有望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振兴实体经济的新机遇、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新引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并逐渐把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6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中央网信办4部委联合发布《“互联网+”人工智能3年行动实施方案》。2017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印发实施,提出我国力争在2030年抢占人工智能全球制高点。后工信部同年出台《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加持下,我国高科技企业正在加快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如百度公司相继发布“天算”、“天像”、“天工”、“天智”四大平台级解决方案,以及“百度大脑”项目。阿里公司在2017年发布了ET医疗大脑、ET工业大脑和机器学习平台PAI2.0,同时推动“NASA”计划,着重研发机器学习、芯片、操作系统、生物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其投资重点领域为安防和基础元件。腾讯于2016年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围绕内容、社交、平台、游戏等场景来展开对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领域的研究。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础良好,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开放的市场环境,应用领域广阔,包含医疗、金融、安防、教育等行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人工智能产业也面临着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人工智能核心技术薄弱。作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人工智能市场,我国核心技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在芯片制造和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均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高端芯片、关键部件、高精度传感器等方面的缺失可能导致其在技术和应用发展上的不足。长期以来,我国的芯片大部分依赖进口,计算力方面的技术基础薄弱。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5-2017年我国进口芯片总额分别为2299千亿美元、2270千亿美元和2601千亿美元,这也使芯片进口总额连续三年超过原油。在算法研究上,我国仍然应用Facebook,Google等公司提出的算法框架,这方面的研究仍待突破。在企业间协同发展方面,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目前仍以单打独斗为主,各企业在相关领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缺乏技术间的协同,产品间的互联互通和上下游的互动缺乏有效协调。

二是智能人才缺口较大,高端人才亟待加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人才主要集中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如图1所示,人工智能人才供给和需求量最大的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成都,共提供超过60%的岗位。但从总体来看,我国对AI人才的需求仍有较大缺口。工业和信息化部调研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比为1:10。至2030年,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将达500万人。据初步估计,我国每年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在100万左右,高端人才尤其是芯片领域高端人才更是严重缺乏。从开设人工智能专业院校的数量来看,我国仅有不到30所大学的研究实验室专注于人工智能,该数字远远无法满足人工智能企业的用人需求。同时,我国AI高端人才亟待加强。据 LinkedIn 对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统计,美国从事人工智能十年及以上的人才比例大约70%,我国则不到40%。如图2所示,美国人工智能团队人数在处理器/芯片、机器学习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无人机4大热点领域占有极大优势,员工人数分别为中国的13.8倍, 1.8倍,3倍和1.98倍,仅在智能机器人领域,中国员工人数超过美国。此外,美国人工智能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基础层和技术层,中国人工智能从业人员主要集中于应用层。

三是人工智能产业缺乏标准规范与支撑。

我国人工智能的相关产业政策多聚焦于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应用,但在标准落地上仍存在较大缺口,对于道德伦理安全规则等问题还存在政策的缺失,比如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研究人员伦理道德规范等方面。标准作为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主要技术依据,已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产品进入市场的基本准则以及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当前世界许多国家的人工智能战略强调建立统一的人工智能技术标准与测试基准,以减少标准缺乏对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阻碍。我国虽然已经有政府和相关机构在牵头组织标准的制定,但现阶段各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标准存在着巨大差异,顶层设计与复杂现状一时仍难以匹配。同时,美国等世界多国已经开展了就正义和公平、安全与认证、隐私与权力、税收制度和失业、自主武器等方面的研究。我国目前的人工智能研究却主要集中在专利技术等维度,关于人工智能道德和法律层面的研究非常有限。

三、加快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是搭建公共平台和服务体系,吸引培育国内外优秀人才。顺应互联网时代变革趋势,组建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强化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协同合作创新。围绕人工智能标准、测评、知识产权等方面,加快建立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建设行业训练资源库、标准测试数据集和开放平台,构建人工智能基础支撑平台,促进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分工协作的产业生态体系,实现相互借力,共同生存。

此外,人工智能人才的培育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未来我国要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双双发力。人才培养方面,要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布局,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灵活设置二级学科,鼓励深度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新培养模式。人才引进方面,要开辟专门渠道,实行特殊政策,实现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精准引进,特别是围绕“神经认知、机器学习、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四个领域,重点引进国际顶尖科学家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二是拓宽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实现AI+。把握好人工智能的发展机遇,除了关注技术层面的更新迭代,还应真正从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需要出发,不断拓宽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使其成为迈向美好生活的“加速器”。仍以北京为例,应瞄准市场前沿,立足北京中关村人工智能自身优势,拓展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实现人工智能与医疗养老、零售、能源、汽车、城市、家居、金融等领域的结合,从而构建一个和谐宜居、智能高效的文明社会,实现城市的智慧发展。例如,日本政府于2018年6月出台了推动人工智能普及的计划,推动研发与人类对话的人工智能,以及在零售、服务、教育和医疗等行业加快人工智能的应用。比如医疗服务领域,岛津制作所开发运用人工智能两分钟判别癌症的技术;日本富士胶片和奥林巴斯开发出在内窥镜检查中由人工智能自动判断胃癌的技术;日本一些医院和研究机构还计划联合打造人工智能医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录入病例、影像识别及提供最佳治疗方案等。自动驾驶领域,日本各大车企和互联网公司都积极采用人工智能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并在固定线路上测试运营。

三是加快对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制定的步伐。推进此项工作需要聚集整个产业界力量,如借助一些开放的协会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通过客观的第三方评价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客观的评估,加强重点企业培育,防止行业无序竞争,规范行业发展。同时加快制定行业急需的技术标准,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增强用户企业信心。如围绕人工智能基本概念界定、人工智能产品安全规范和致人损害的法律责任界定等理论规范,推动行业标准制定;围绕数据安全及隐私权保护等问题,制定主要道德伦理规范,保证算法的透明性。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和伦理规范,为人工智能产品的商业化落地提供制度依据,然后根据实践不断调整,使之沉淀并上升为法律规范。

四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在基础层和技术层方面仍有缺失,只有与国际先进地区加强交流合作,弥补自身发展不足,人工智能产业才会突破瓶颈,实现进一步发展。要加强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成果转化、检测认证、人才培养、资格互认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协同合作,充分释放互补优势和协同效应,共同促进产业发展。比如上海与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于2019年4月在上海市普陀区合作成立“中德人工智能合作中心”和“中德人工智能加速孵化中心”,这标志着中国与德国之间开始就人工智能领域展开合作,不仅有利于中德之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还能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式发展,从而赢得国际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主导权。


请您留言
感谢留言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关闭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