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新模式类型及发展趋势分析
发表时间:2020/04/30 16:32:59    阅读:412

近年来,随着传统金融机构的持续创新、新型金融机构的蓬勃发展,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互联网金融平台、第三方支付、互联网众筹、数字货币、区块链金融、供应链金融、智能投顾、金融风险预警平台等花样繁多的金融新业态新模式,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但是,在众多新业态中也不乏一些游离在法律法规监管灰色地带的伪创新业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趋势。

一、金融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类型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升级,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金融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大提升了居民消费者和企业用户投资和贷款的便利性,同时也拓展了投资和贷款渠道。从金融机构的盈利模式来看,我国主流的金融业新业态新模式大致有三种类型:

(一)通过吃利差获得盈利的商业模式

该模式是指金融机构通过低利率吸收存款高利率放出贷款,获得利息差的盈利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涌现出了融360、拉卡拉、51信用卡、拍拍贷等一大批网络小额借贷、P2P网络借贷、互联网资产管理等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小额贷款的新业态,也带动传统金融机构提高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央行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11月末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远高于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增速(12.6%)的水平;2018年末小微企业的授信户数已经超过1800万家,同比增长28%。

(二)通过时间差获得盈利的商业模式

该模式是指金融机构通过前期投入资金获得被投企业的股权,在被投企业市值达到一定水平或达到约定时间时卖出股权,通过投资时间差获得收益的盈利模式。信托、证券、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等金融机构多采取该模式获得收益,近年来也出现了互联网众筹等新业态。根据众筹家发布数据,2018年上半年,我国约有4.9万个众筹项目,其中已成功4万个,占比82.3%,实际融资额达137.1亿元,与2017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4.5%,有效拓展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

(三)通过平台通道业务获得盈利的商业模式

该模式是指通过获得各类型金融牌照,搭建支付、贷款或支付贷款于一体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以大规模的平台用户优势,吸引金融机构入驻,再向金融机构收取通道业务服务费的盈利模式。比如支付宝、京东金融、壹钱包等持有金融牌照的平台型金融机构。第三方平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速度惊人,以支付宝为例,2018年,支付宝全球用户数已超过10亿,2018年第三季度,支付宝继续稳居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第一,占据53.7%的市场份额。

二、金融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金融新业态用户规模的迅猛增长,倒逼传统金融机构加快新技术应用开发更加便捷丰富的新型金融产品,政府部门也相应加大对金融新业态的行业监管力度,带动了智能投顾、用户大数据图谱、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等金融科技新业态的发展,加速了我国新兴金融产业生态圈的构建。现阶段,在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值得关注的新趋势:

(一)防范潜在金融风险的难度升级,金融行业监管将进入严监管常态化阶段

金融科技具有传播速度快、渗透面积广、跨界传染性强等特点,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不断渗透,原来的支付、贷款、清算、结算等金融活动均发生了变化,借方与贷方的信息不对称差距也明显缩小,特别是随着共享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消费应用场景的不断创新,第三方平台型金融机构、网络借贷、第三方支付、P2P理财等新兴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带动传统金融行业全面转型升级。以“工农建交”四大行为例,2017年四大行继续裁撤低效的银行网点,共减员2.9万人;国内已有超过100家银行设立直销银行,民生银行、建设银行专门成立了金融科技公司或金融科技事业部。

但是,金融新业态的出现是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快速发展的金融新业态对金融监管的时效性和覆盖面均提出更高要求,金融监管机构必须保持及时更新对新兴金融活动的监管制度,以防发生大面积金融风险。另外,随着金融新业态的发展,也不乏有些民间借贷者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擦边球的伪创新金融活动,比如714高炮平台、金融欺诈等违规违法行为,防范民间融资风险向银行体系传染的压力也持续加大,当前的行业监管体系和技术手段尚不能匹配对金融新业态监管的需求。未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升级以及对传统金融行业的渗透融合,我国也必将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及时升级对金融新业态的行业监管技术手段,并将进入严监管常态化的规范化发展阶段。

(二)消费金融正成为带动金融科技和实体经济相互支撑发展的新引擎

新兴金融企业发展扩张的速度很快,出现了不少引领行业新玩法的头部企业,根据零壹财经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在海外上市的15家金融科技企业均有不同幅度的收入增长,以360金融最为明显,收入同比增长464%,乐信、拍拍贷、趣店、360金融和51信用卡这5家企业的净利润均超过10亿元,这些企业均以消费金融创新为主。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有效刺激了国内消费,2018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达76.2%,贡献率比上年增长17.4个百分点。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直接刺激实体经济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间接带动实体经济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带动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未来,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升级需求仍将进一步刺激消费金融规模扩张,而消费金融也将充分发挥对实体经济的助推器作用,带动实体经济产业结构与品质不断提升。

(三)受行业监管趋严、流量红利减弱等影响,第三方支付平台型企业正面临巨大转型压力

随着断直连和备付金100%集中交存新规的实施,第三方支付机构两极分化严重,中小机构盈利前景堪忧,而支付宝、腾讯金融等已构建起较好平台生态环境的头部企业则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原先的备付金利息收入、与银行的通道议价权优势均已丧失。支付宝、腾讯金融开启对商家、信用卡还款等的收费模式,也标志着第三方支付机构转型之路拉开了序幕。当前,第三方支付领域尚未出现当年类似扫码支付引领新支付方式潮流的现象级创新产品,反而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型企业面临着技术研发投入不足、支付数据不完整无法共享、面向商户B端的深层次产品开发缺乏专业人才支撑、跨境支付业务合规难度大和风险较高等多方面难题。未来,平台型企业将更加注重在技术创新实力、外部资源整合能力、用户获客能力等方面的投入和创新,找到一种新业务模式。

(四)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公司正积极转变发展理念,探寻科技赋能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随着行业流量红利的逐渐消失,蚂蚁金服、腾讯金融、平安金融、京东金融等头部企业开始加码2B(对商家)业务,纷纷表示不再参与金融业务竞争,而更强调技术赋能,为企业用户提供技术整体解决方案,提升购买金融科技服务的企业在新应用场景获客、精准用户画像、提升用户粘性等方面的技术运营和智能风控能力。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机构也纷纷加强与金融科技企业的合作力度,开发线下细分行业应用场景用户,根据用户群体特征提供垂直领域的定制化专业产品已成为金融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未来,金融新业态发展可能逐渐会从互相竞争模式的转变为多元合作的模式,比如,以“应用场景获客--金融科技平台赋能--传统金融机构服务”的合作新模式,深耕垂直领域细分市场,以更加精准精细化的专业服务提高优质用户、高值用户的用户粘性,拓展服务市场。

(五)金融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金融机构走出去,开辟新路径新模式

当前,我国金融机构走出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设立境外分支机构,该类型以规模实力较强的传统金融机构为主。第二种是由于用户个人海外消费需求而拓展的海外业务,该类型以新兴金融机构为主。比如,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已在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其业务拓展就是沿着服务群体的消费延伸而进行的市场拓展。第三种是参投或与境外金融机构合资成立新的新兴金融公司,该类型适用于所有企业。比如,蚂蚁金服、京东金融、陆金所、融360等互联网金融企业纷纷向海外市场进军,通过参股、收购、引入海外资产等方式成立合资公司,迅速解决牌照、人才、文化冲突等问题,输出在国内已相对成熟的服务模式,缩短变现周期。未来,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不断深入,传统金融机构也将与金融科技企业形成紧密合作,优势互补,探寻更加便捷高效的技术输出、模式输出、制度输出等新模式。


请您留言
感谢留言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关闭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