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布局新基建 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表时间:2020/12/16 00:00:00    阅读:455

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分为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大类。国家发改委强调,伴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全国各省市地方政府结合当地的产业发展和投资建设实际需求,也纷纷出台了促进当地新基建布局的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但是,在这次新基建的热潮下,我们也应该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充分认识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区别和联系,建设布局与当地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新基建项目,避免盲目地“一哄而上”造成重复建设和非必要的政府债务。

一、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关系

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与传统基建不是对立关系,而是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迭代创新和广泛应用,赋能传统基建,使原本使用传统基础设施的设备使用信息、人员流动信息等信息数据能够被收集起来,并在后台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后,得到促进传统基础设施使用更高效、便捷和智能化的运行方案,是促进传统基础设施功能提升甚至实现颠覆性创新使用的新型基础设施。从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具体的区别和联系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新基建比传统基建的投资需求更高。经过连续多年的大规模建设,国内传统基础设施的存量基数已非常大,不同于传统基建主要针对民生硬件设施升级,新基建更注重对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等生产力的提升,对资金的需求量也更大。据不完全统计,对国内26个省市2020年公布的新基建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总结,26个省市计划建设的重点项目总数达到23363个,总投资额已达到44.3万亿元人民币。

新基建比传统基建对从业人员要求更高。新基建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较强,不同以往传统基建的水泥、钢筋、混凝土等作业施工,许多工程涉及专业的弱电系统施工、通信设备安装、各类温湿度和压力传感器安装等专业技术安装需求,对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

新基建以传统基建为载体,又与传统基建融合创新发展。新基建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输送电技术、通信信号技术等设备设施为主,但其建设安装也离不开道路、桥梁、建筑楼宇、铁轨、路灯杆等传统基建设施提供载体支撑,新基建和传统基建不是相互代替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互为条件和支撑的关系。新基建与传统基建融合创新发展,促生了众多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这次新冠疫情的发生又加速了新基建的应用速度,如无接触式测温、在线教育和办公、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防疫物资生产、无人配送车等新业态,其中,新基建均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新基建布局重点聚焦七大领域

对全国26个省市发布的新基建重点项目进行梳理分析后,可以发现,各省市紧紧围绕5G、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城际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这七大领域布局重点项目。

5G是新基建中最根本的通信基础设施,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底层支撑。5G不但可以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其他基础设施提供重要的网络支撑,还可以将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科技快速赋能给各行各业,是推进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特高压为其他新基建设备设施正常运行提供能源动力。特高压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具有远距离、大容量、损耗低、占地少的优势,能够为大数据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基建设施提供能源动力,同时也是保障城市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企业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当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企业主要以充电服务费支撑运营,但各大品牌充电桩的充电枪、充电模块之间的兼容性不高,零部件标准不统一,充电桩闲置率较高,桩体广告、充电桩网络数据服务、增值服务等其他盈利来源仍在探索过程中。

城际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的市场规模巨大,是带动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根据国铁集团发布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到2035年要实现20万人口以上城市铁路覆盖,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通达,并形成全国1、2、3小时高铁出行圈,轨道交通新基建的市场规模潜力巨大。

数据资源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大数据中心是支撑新技术应用场景的必备设施。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要促进数字化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并实现对万物互联产生的大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分析,从而辅助个人、企业、政府部门等大数据所有者做出相应决策。

人工智能是赋能产业智能化转型的底层关键技术。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从供给侧角度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围绕多种类型应用场景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当前,已进入人工智能平台化赋能实体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已成为引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企业。

工业互联网是有效节省企业生产成本的必备设施。目前,全国已有大量制造业企业进行了工业互联网设备和系统升级,在生产节能、降低材料损耗、关键设备运维、定制化订单等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为企业提升了设备可靠性、能源利用率、定制化柔性生产能力,还降低了易损件更换频率,大大节省了企业生产成本。

三、对利用新基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新基建可以有效帮助各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同时还能够有效带动消费需求升级,提高各类生产资料的投入产出、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效率。但是,我们在布局新基建的过程中也要保持理性冷静的头脑,尊重当地经济发展阶段的现实需求,认识新一代信息技术迭代更新周期缩短的规律,在当地能调动资源的有限范围内,保持部分领域的适度超前,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具体布局建议有以下几点:

一是避免盲目“一哄而上”的新基建布局。各地在布局新基建项目时,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冷静头脑,不能“一哄而上”造成新一轮的重复建设,造成新的资源浪费。各地政府应根据当地的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优先布局符合产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需要的新基建设施,明确主次顺序。

二是避免盲目一次性投入造成新的债务风险。新基建项目的资金需要量较大,各地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的发展阶段,有选择的在新基建项目中做出一次性投入、预留传感器、5G、安防监控、千兆固网、新能源充电桩等新基建设施管线接口等决策,有效控制新基建项目的建设时序和成本,避免形成新的地方债风险。

三是充分发挥企业参与新基建的作用。新基建涉及的领域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与传统基建相比,更适合多元化市场主体参与投资建设,从建设施工安装、投资建设资金、安装后的运营维护等环节,都需要专业领域的企业深度参与。政府仅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类基金的引导作用,在支持新基建的基金使用机制创新方面下功夫,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新基建的积极性。

四是率先在城市成熟商圈布局一批新基建设施。无人配送、在线教育、自动驾驶等各类新基建应用均需要大量的用户使用反馈数据,来进一步支撑产品优化升级的方向。各地政府可在城市消费最集中的商圈、区域,率先支持布局一批新基建设施,支撑相关企业测试使用,以最经济快捷的方式培育产出一批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成熟产品。

五是积极探索城市老旧小区新基建市场主体参与改造的新模式。针对城市老旧小区改造需求,探索企业主导新基建项目建设模式,支持人脸识别门禁、快递寄收智能柜、智能健身器材、智能分类垃圾箱、智能停车场等新基建应用场景的关联厂商,与小区物业共同探索新基建应用项目建设模式,在利用新技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宜居性和多样性的同时,有效控制居民改善生活品质的相关成本,提高企业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请您留言
感谢留言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关闭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