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进“三城一区”和“两区”建设的经验做法及对成都的启示
发表时间:2021/11/02 00:00:00    阅读:820

进入新时代,北京在原有创新空间基础上积极谋划新的创新载体,形成了“三城一区”的空间格局,即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其中,中关村科学城以地处海淀区的以北大、清华、中科院等高教资源密集的狭义中关村地区为主要空间载体,系统布局基础前沿技术,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怀柔科学城位于北京北部的怀柔区的一定空间为载体,以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群为核心,建设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未来科学城以位于昌平区的北京中轴线北延线与温榆河交汇区域为主要空间载体,集中打造央企研发机构的重要集聚地,将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则是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顺义区等产业基础雄厚的空间区域为载体,打造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和成果转化示范区。“三城一区”是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和重要载体,在北京科技创新领域发挥着重要引擎作用。

“两区”是指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区”建设是国家重要战略部署,是北京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北京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必然要求。

本文着重分析北京推动“三城一区”建设和“两区”建设的经验做法,并对成都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两区一城”建设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北京加快“三城一区”和“两区”建设的战略意义

一是北京承担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全球治理体系加速调整,特别是随着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逆全球化、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思潮逐渐升温,不确定性不稳定性风险也明显增加。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我国加快在一些关系国家长远竞争力的战略性领域前瞻部署,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新形势下,北京作为大国首都,承担着更高的国家使命和历史责任。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指出“要抓好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三城一区’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打造北京经济发展新高地”。“三城一区”作为北京科技创新主平台,以不足全市4%的土地吸引了50%以上的研发投入和科技人才,实现了全市超六成的发明专利,在国家创新战略中也承担着重要责任和使命。

二是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客观要求。国家明确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历史责任,肩负着推动我国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使命。“三城一区”是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各类创新资源丰富,承担着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到科技成果产业化全链条的创新使命。其中,中关村科学城高校院所云集、有1万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80件;怀柔科学城集中布局了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等一批大科学装置群;未来科学城集聚了国家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150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2000家。加快“两区”建设,打造CBD、运河商务区等一批国际商务服务特色载体,不仅能完善高端商务功能,而且能推动“三城一区”实现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开放发展,共同支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三是北京实现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前些年,北京发展中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和“大城市病”困扰,根源在于人口、功能和产业过度集中。在这一背景下,北京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硬约束,倒逼城市减量提质,成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型城市。减量发展不等于不发展,而是要在功能疏解、人口调控、建设用地减量的同时,为“四个中心”腾出更多空间资源,从集聚资源求增长向疏解功能谋发展转变,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北京要实现减量发展和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是唯一出路,必须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三城一区”和“两区”作为承载北京科技创新功能的核心区域,集中了众多高端创新和优质服务资源,承担着为首都发展贡献高能级科技创新和高质量经济发展标杆的双重任务。建设好“三城一区”和“两区”,是新阶段北京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强力支撑。

四是北京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选择。改革是北京发展的重要动力,“两区”建设是北京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重大战略机遇。北京正以首善标准推进“两区”建设,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打造改革开放的“北京样板”和新高地。目前,国务院批复“两区”方案中涉及的251项任务中已落地167项,实施率达66.5%,特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技术转让企业所得税优惠、公司型创投企业所得税优惠等一系列全国率先实施政策相继落地。“三城一区”作为科技创新主平台,在科技体制、创新政策等方面率先探索,也实施一系列先行先试改革举措,既是创新策源地,更是改革主阵地。

二、北京推进“三城一区”和“两区”建设的经验做法

(一)举全市之力,加强顶层设计

北京高度重视“三城一区”和“两区”建设工作,突出顶层设计,强化统筹协调。2019年编制完成了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三大科学城发展规划,发布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和行动计划,制定了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顺义)发展规划,作为推动“三城一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明晰了各自功能定位,细化了实施方案。制定了《北京市“三城一区”知识产权行动方案(2020-2022年)》等专项方案,为“三城一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保障。

2020年12月,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的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各区组建了由区委书记、区长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协调推进“两区”建设。制定了北京市“两区”建设工作方案,编制了16个城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方案,聚焦科技、数字经济和高端产业、金融、航空服务等9大领域,以及人才、知识产权、财税支持、货物通关4个关键要素,形成细化方案与任务清单。

(二)落实责任主体,明确特色发展方向

北京围绕“三城一区”和“两区”建设,落实相关责任主体,建立了市级部门和城区共建机制,如中关村管委会与海淀区共建中关村科学城、市发改委和怀柔区共建怀柔科学城、市科委与昌平区共建未来科学城。同时,围绕“三城一区”和“两区”重点片区各自功能定位压实责任、层层落实,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从功能定位与目标看,“三城一区”和“两区”建设呈现特色化发展新格局。“三城一区”中,中关村科学城发挥高端创新资源优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科技原创成果;怀柔科学城加快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重点布局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综合极端条件实验室等大科学装置“国之重器”群;未来科学城集成中央在京科技资源,集聚一批高水平企业研发中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领域,升级打造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和成果转化示范区。“两区”建设以科技创新、国际商务服务、高端产业三个片区及海淀组团、朝阳组团等七个组团为重点,打造一批特色功能承载区域。比如,海淀组团以科技创新为特色,试点建设离岸创新中心,推进国际信息产业和数字贸易港建设;朝阳组团突出国际化特色,加快CBD外资总部集聚,支持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推进免税消费、预办登机一体化试点;通州组团突出高端商务特色,建设运河商务区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和国际金融港,创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三)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强化重大项目布局

北京“三城一区”和“两区”建设中注重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围绕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服务业开放等重点领域,积极争取国家战略科技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科技创新领域,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昌平国家实验室挂牌运行,北京量子研究院、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轻量化材料成形技术及装备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和平台加快建设,国家先进计算机产业创新中心落户。积极培育网络空间安全、生命科学与健康等领域国家实验室,服务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深海空间站等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落地,涌现出马约拉纳任意子、新型超低功耗晶体管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数字经济与服务业领域,承载跨境金融信息传输职能的重大金融基础设施——金融网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获批建设;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落地海淀组团;数字人民币北京冬奥试点应用启动;全国首家国际研究型医院落户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二期等。

(四)坚持市场化运作,加快龙头企业聚集

北京在“三城一区”建设运营、招商引资、环境配套等方面,坚持市场化运作原则,充分发挥企业、平台机构、中介组织等多主体积极性,加快数字经济、高精尖产业等重点领域总部企业、隐形冠军和独角兽企业聚集。目前“三城一区”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等龙头企业的重要集聚地。2020年,中关村科学城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550家,约占全市的45%,独角兽企业44家,上市公司236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突破3万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1100多家外资企业,其中世界500强投资项目100余个。随着“两区”建设的加快推进,北京在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和高端制造等领域引进了一批优质企业项目。比如,赛诺根(中国)有限公司落户CBD国贸中心,施耐德电气中压环网柜全球研发和制造中心、耐威科技8寸MEMS传感器芯片等落地经开区,奔驰高端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落户顺义等。

(五)加强跨区域合作,实现联动融合发展

北京“三城一区”和“两区”建设中突出不同区域间对接合作,初步形成特色布局、联动发展的新格局。一方面,加强“三城”与“一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联动发展。经开区与中关村科学城签署协议,共同成立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先导基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业集群;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分别签署加强创新联动战略合作协议,加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合作,促进转化服务互通共享。目前,经开区形成了“政府签约落地、孵化载体承接、企业自主对接”三种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落地的转化方式,近三年落地项目约340余项。

另一方面,采取创新要素联动、产业链协同、创业服务共享等方式,加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三城一区”联动发展。一是产业链协同程度逐步深化。以生物医药为例,通过联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亦庄生物医药产业园等载体,形成研发+制造的产业格局,产业规模约占全市的70%。二是科技资源跨区域协同成效明显,如清华大学与市政府共建的北京应用数学研究院落地怀柔科学城,中科院纳米所整体迁到怀柔科学城等。三是中关村硬科技孵化器实现“三城一区”全覆盖,如北大医疗医药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落地未来科学城,中孵高科硬科技产业孵化服务平台设在经开区。

(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和“北京样板”,是“两区”建设的重要目标。北京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并形成一批改革亮点:一是在中关村开展公司型创投企业所得税优惠、适当提高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限额标准等两大税收优惠政策试点。二是出台了 《关于新时代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加强科技创新统筹、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深化科研管理改革等五个方面,制定30条改革措施。三是创新人才政策,在CBD和经开区国际人才服务厅率先实现外籍人才工作许可、工作类居留许可“一窗受理、同时取证”,办理时限缩短1/3,办理次数减少一半。四是建立外资金融机构“服务管家”工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在政策咨询、行政审批、配套服务等方面提供一站式、一对一专人服务,引进了全国首家另类投资保险资管公司、首家外资全资控股持牌支付公司等一批标志性金融机构。五是打造国内首个自主可控的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应用场景涵盖食品追溯、供应链金融、碳交易等领域。

三、对成都的借鉴与启示

(一)充分发挥成都良好的区位和资源优势

北京作为首都,独特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和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成为“三城一区”和“两区”建设的重要支撑。成都地处我国西部中心位置、长江经济带上游,既是西部高原的门户,又是连接西南、西北和华中三大区的重要纽带,具备显著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资源条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开放战略叠加实施,更好地推动成都由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转变。新阶段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区域战略密集部署,也能够更好地引领成都城市能级提升。

(二)加速从区域中心城市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对成都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大要求,这既是成都城市定位的重大提升,也是国家赋予成都引领区域发展、代表国家形象、参与国际竞争的重大历史使命。2020年成都常住人口1658万,实现GDP为1.77万亿,排名全国第七,人均GDP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具备加速从区域中心城市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的基础。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成都要占位高、眼界宽,勇于肩负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责任使命,要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全球资源整合与竞争,加快高端创新要素供给,重塑产业经济格局,优化高能级产业生态,努力构建具有区域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的新标杆。

(三)聚焦“两区一城”超前谋划前沿产业布局

成都市“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形成“两区一城”协同发展新格局。今后,成都可借鉴北京“三城一区”和“两区”规划建设、产业升级、协调联动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以“两区一城”为核心载体,协同打造创新策源地和成果转化区,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空天产业、智能制造、金融商务等现代产业集群,构筑具有强大国际影响力的高能级共同体。加快“两城一区”产业发展,还要坚持全球眼光、战略思维、超前谋划,聚焦生物经济、航空经济、陆港经济等领域未来产业与新应用场景,以创新引领、数字赋能、服务融合为导向,集中布局一批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研发平台,占据产业链高端环节,抢占未来经济制高点。

(四)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抓集聚一批重大引擎项目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商业化逻辑,突出重大项目引领带动,加快布局和引进一批高能级产业主体。一方面,以西部(成都)科学城为核心载体,加快提升基础创新能力,推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争取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争取天府实验室纳入国家实验室、成都超算中心纳入国家超算中心建设,集中布局一批国家级研发创新平台、硬核科技“二次开发”等孵化平台。另一方面,在“两区一城”等重点区域,着力建设一批高端要素汇集、产出效益明显、竞争优势突出的高品质产业功能区、特色园区和科创空间,筑巢引凤,大力吸引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及重点产业领域的高成长性本土企业总部、隐形冠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高能级产业平台和市场主体群。

(五)搭建双向开放大平台积极融入全球竞争新格局

借鉴北京“两区”建设经验与改革举措,紧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搭建成都双向大开放的“大平台”,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一是发挥成都“一带一路”桥头堡作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境外产业合作园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等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求高度契合的产业领域。二是加快推进成都自贸区、综保区建设,深化和推广“中欧班列运费分段结算估价管理改革”等试点举措,探索生物医药区外保税研发,集成电路报关、监管流程优化,跨境电商开展新零售业务模式等创新举措,持续提升开放领域和开放水平。三是以补短板、优机制、提效能为抓手,加快成都营商环境4.0建设,精准制定原创性、创新性的营商环境政策体系,强化系统性、板块化改革,塑造成都营商环境综合优势和特色亮点。


请您留言
感谢留言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关闭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