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学术论文
区域(城市)发展研究与规划
区域(省、市、区)国民经济...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部经济研究与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战略...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政策...
产业发展研究与规划
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研究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园区(功能区)发展研究与规划
工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商业项目策划
商圈分析与商业项目调查
商业项目选址与可行性评估
商业项目定位研究与策划
科技发展与创新咨询
城市(城区)科技发展规划...
创新型城市(城区)建设研究
科技进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企业战略咨询
企业竞争环境研究
企业发展战略制定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论坛策划
论坛方案策划
论坛承办与组织
各类活动(会议)方案策划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
业务咨询:010-58572828
办公室:010-58572826
传真:010-58572827
电子邮箱:zbjjlt@126.com
联系人:王女士
邮编:100120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乙6号京版大厦B座13层

学术论文

比较视角下的北京信息服务业竞争力分析

添加时间:2009/06/16作者:赵弘 汪江龙来源: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商业模式的日益创新,技术与产业的融合进一步加深,以软件、数字音视频等为代表的信息服务业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北京依托丰富的人才、科技、信息以及市场等战略资源,信息服务业发展始终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北京正处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向高收入水平迈进和城市功能整体跃升的关键阶段,信息服务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通过与深圳、上海、广东、江苏等我国信息服务业较为发达的地区相比,全面评估北京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晰制约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进一步发挥首都资源优势,抓住机遇推动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有效缓解资源、环境和就业压力,培育北京新的经济增长点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北京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近几年,北京信息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北京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撑,在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的带动效应日益显现。

    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北京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保持了24.3%的增长速度,实现增加值855.9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9.2%,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12.7%,在支撑北京市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信息服务产业链不断延伸,与国民经济的结合日趋紧密,信息服务业对整个首都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将持续增强。

    骨干企业表现强劲,引领行业创新发展。北京信息服务业在不断的竞争发展中形成了闪联、书生公司、超图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这些企业在各自专业领域加大了研发创新的力度,形成了包括闪联标准、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等一批对信息服务业各新兴领域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的技术成果,在技术创新、行业资源整合、市场拓展等方面对行业创新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专业化园区建设成效显著,产业呈集群化发展态势。北京信息服务业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石景山数码娱乐产业基地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信息服务业专业化园区,行业呈现出明显的集群化发展态势。

    二、北京信息服务业竞争力分析

    本文采用区位商指标评价方法,与上海、广州等我国主要城市的信息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评价北京信息服务业竞争力,客观反映北京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

    (一)总体竞争力分析

    1.区位商指标评价方法

   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比率,对于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特定部门或产业在高层次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其表达式为:

    其中:i表示第i个地区(i=1,2,3,…,n);

      j表示第j个行业(j=1,2,3,…,m);

      L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

      LQij表示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

    当LQij>1时,表示i地区j行业在高层次区域范围内具有发展优势,数值越大表示该地区j行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越高;当LQij<1时,表示i地区j行业在高层次区域范围内发展处于劣势地位;LQij=1时,表示i地区j行业在高层次区域范围内发展水平一般。

    2.与国内主要城市信息服务业总体竞争力比较

    由于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分类、统计体系尚不完善,各地信息服务业统计数据难以获取。在此,仅根据北京市对信息服务业的统计口径(主要包括信息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信息内容产业等),同时考虑数据的可得性,采用2006年全国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城市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增加值作为基础数据,计算各城市信息服务业区位商。本文将分别采用服务业增加值和地区生产总值作为信息服务业的比较对象,从而更加科学、客观地反映国内主要城市信息服务业总体竞争力。结果见表1。

    表1 我国主要城市信息服务业区位商

指标

 

城市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亿元)

以服务业增加值

作为比较对象

以地区生产总值

作为比较对象

第三产业

增加值(亿元)

区位商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区位商2

北京市

688.5

5580.81

1.96

7870.28

3.48

上海市

421.31

5244.20

1.28

10366.37

1.62

广州市

264.02

3498.71

1.20

6073.83

1.73

深圳市

173.17

2655.88

1.04

5684.39

1.21

天津市

84.35

1752.63

0.77

4359.15

0.77

全国

5329.2

————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2007年),《2007年北京统计年鉴》,《2007年上海统计年鉴》,《2007年广州统计年鉴》,《2007年深圳统计年鉴》,《2007年天津统计年鉴》。

    从表1的计算结果得知,以服务业增加值和以地区生产总值作为比较对象计算的北京市信息服务业区位商分别为1.96、3.48,二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远远超过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另外,从行业总体规模看,2007年北京市信息服务业保持29.1%的高速增长,总收入达到1784亿元,领先于上海等国内其他省市(2007年上海市为1665.7亿元,广州市约为700亿元),行业总体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一。

    (二)细分领域竞争力分析

    北京市信息服务业在软件、系统集成、信息传输等细分领域均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涌现出一批行业新兴业态,引领我国信息服务业不断创新发展。

    1.软件业发展取得重要进展,总体竞争力居全国首位

    北京软件业保持高位增长,规模领先优势明显。2007年北京软件业实现营业收入1252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1.3%,按可比口径,占全国总额的21.5%,远远超过国内软件产业发展较好的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图1),总量规模居全国首位,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软件收入过千亿的省市。

    骨干企业发展能力较强,实力远超其他省市。2007年,北京市认定的软件企业总数达到4345家,占全国软件企业总数的33.3%,远远超过上海(1372余家)、江苏(899家);北京在国内外上市的软件企业有60家,同期上海市仅10家左右;北京市营业收入超过亿元以上的软件企业206家,远远多于上海(83家)和江苏(51家)。骨干企业的迅速发展将逐步提高软件业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增强北京软件业竞争力。

    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全国软件自主创新的先行者和重要基地。2006年北京软件业营业收入在1000万以上的软件企业平均每3家新增一个国内外申请发明专利,软件企业拥有的专利数明显领先于国内其他地区。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加快了技术标准的应用和产业化,产生了一大批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和品牌,如“闪联”标准已获批成为国际标准等,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

    软件产品出口增长迅速,出口规模居全国首位。近几年,北京市软件出口保持年均35%以上的增长速度,2007年出口额达4.59亿美元,占当年全国软件出口总值的41.8%,远远高于全国其他软件出口省市,是辽宁省的1.7倍,上海市的3.8倍,江苏省的5.1倍。

    2.系统集成业、信息传输业作为北京信息服务业的优势领域,发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北京系统集成业始终保持快速发展态势,2007年实现收入363.2亿元,较上年增长56.3%,占信息服务业的比重达到20.4%,在支撑北京市信息服务业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北京市有361家企业获得了信息产业部颁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远远多于上海市的143家和江苏省的72家,其中获得一级系统集成系统资质证书的企业有59家,占全国148家企业总数的40%,是上海市的7倍;获得二级系统集成资质证书的企业分别为87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23%,是上海的3倍。一、二级系统集成资质企业大量集聚在北京,确保了北京市在系统集成领域的全国领先地位。

    信息传输服务业作为北京信息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保持了较稳定的增长速度,但在信息服务业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2007年实现收入419.8亿元,较上年增长10.4%,占信息服务业总收入的23.5%,较2005年的33.7%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同期,上海信息传输服务业保持稳健的发展势头,经营收入从2004年的284.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513.8亿元,增长速度保持在19%以上,占信息服务业总收入的比重从2005年的33.9%下降到2007年的30.8%。从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北京与上海信息传输服务业行业内部结构变化趋势比较相似,北京总体规模略低于上海市,但仍排在全国前列,未来在互联网传输服务、广播电视传输服务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新业态引领整个行业创新发展

    信息服务业的高创新性特征决定了其对区域创新资源、创新水平、创新环境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北京市丰富的科技资源、雄厚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基础、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使信息服务业发展具备良好的竞争优势,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新兴业态,引领全国信息服务业不断创新发展。

    数字出版领域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引领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方向。北京市重点数字出版企业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创新实力及对未来数字信息市场前景的准确把握,在不断拓展首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空间的同时,也成为引领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如书生的UOML标准实现了信息技术的飞跃,已经被结构化信息标准促进组织OASIS批准为国际标准,成为中国软件行业第一个国际标准。

    引领我国数字音视频产品的标准制定及产业化,不断拓展数字音视频新业态。2005年,中科院计算所与联合信源、芯晟等企业共同研制出AVS101高清解码芯片,使得我国数字音视频产业从标准领先跨入核心产品领先的新阶段;最近又相继开发出AVS实时编码器、AVS高清解码芯片、AVS机顶盒、AVS解码软件等产品,并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国家广电总局、地面广播数字电视等领域逐步应用。随着三网融合速度加快,宽带网络与多种接入方式及终端的逐步普及,北京在信息产业的积累将成为发展数字音视频产业的重要优势,不断促进更多新兴业态的衍生和发展。

    三、制约北京信息服务业竞争力提升的突出问题

    相对于上海、广州等国内主要城市,北京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规模、企业综合实力、创新水平与层次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相关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但是,与国际发达地区的比较来看,北京信息服务业仍存在着缺乏自主创新的服务内容和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等一系列制约竞争力提升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总体规模偏小,国际竞争力不强

    据调查,目前北京绝大多数信息服务业企业员工人数都不到100人,超过500人的企业仅占5.3%;经营收入在100万元以下的占到单位总数的22%。从业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普遍不强,缺乏能够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本土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导致企业在外向型发展方面步履维艰,难以真正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二)信息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内容建设存在偏差

    目前,北京信息服务业大量企业都在相同或相近的领域进行重复建设,提供的服务项目和内容大同小异,创新性应用缺乏。同时,互联网信息服务、电信增值服务等信息内容产业主要面对的服务对象和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娱乐生活性服务领域,对于面向机构用户的咨询与调查、数据库建设等服务,市场关注度不够。

    (三)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建设相对滞后

    电信增值服务、数字出版、电子商务、空间信息服务等领域标准和规范制定完善的进程缓慢,信息资源编码不规范、技术不兼容等问题较为突出,制约了新业务的拓展。如在数字出版领域,由于文件格式不同,导致所采用的阅读器软件也是多种多样,使得普通读者难以适从,影响了数字出版市场的扩张。

    (四)人才供需之间存在结构性差异

    软件外包、动漫游戏等信息服务业人才供需之间的结构性差异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近年来,软件外包领域飞速发展,软通动力、博彦科技等一批软件外包企业以100%甚至更高的增长速度扩充人员规模,而外包业务自身性质决定了其对人才的需求层次较高,但目前迅速涌入人才市场的数量众多的高校毕业生却难以符合企业实际要求,高端软件设计人才的匮乏成为北京软件外包企业发展的挚肘。

    四、进一步提升北京信息服务业竞争力的几点思考

    在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提升北京信息服务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是北京突破自然资源约束、培育经济新增长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未来,应在充分把握全球信息服务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北京信息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需求,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政府宏观引导,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

    目前,国家和北京市针对信息服务业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需在原有的相关政策基础上,加大扶持力度,扩大政策的受惠范围,推动信息服务业的更好更快发展。一是充分利用现有针对软件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调整和完善相关的认定标准,扩大对信息服务业企业的覆盖范围;二是根据数字出版、数字音视频、软件外包、动漫游戏等重点领域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制定适宜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专项基金等产业扶植政策,推动北京信息服务业企业创新发展;三是研究并制定促进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和国有企业采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及服务的专项政策,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在支撑信息服务业尤其是数字出版、软件外包等领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加快重点园区和基地建设,打造区域强势品牌

    近年来,在政府的规划引导下,北京信息服务业初步形成了集聚发展的态势,但是这些产业集群规模还不大,集群的综合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未来一方面应重点推进中关村软件园、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北京)发展基地、中关村创意先导基地、石景山数码娱乐产业基地等专业性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建立数字出版、数字音视频、动漫游戏等专业孵化器,推进专业园区孵化器服务体系建设,同时适应信息服务业发展趋势,超前规划建设新的专业性园区,强化信息服务业的集聚效应。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汇聚跨国资源,通过组织具有较大影响的重大活动,增强社会各界对北京信息服务业发展态势的关注,打造区域信息服务业整体品牌。

    (三)实施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战略,规范市场运营秩序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已经成为国际产业竞争的重要手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北京及全国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及技术标准建设还不够完善,尤其是针对信息服务业的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的保护和支持力度还显不足。今后要在健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建立北京知识产权促进局、版权局、工商局等知识产权管理相关部门的联系机制,提高知识产权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加大对标准研制和实施的投入,加快构建较为完善的行业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参与国内和国际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促进各类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的推广实施,推动产业标准化、规划化发展。

    (四)推进信息服务业领域基础设施及共性平台建设,增强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放和商业性利用能力

    近年来,随着北京信息服务业产品和服务的不断创新,网络带宽、共性平台等信息服务业领域基础设施已不能充分满足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需要。未来,一是要加快城域无限宽带网、光纤到户(FTTH)和下一代通信网络建设,为信息服务企业发展提供通讯基础设施和技术保障;二是构建信息服务业领域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软件库、工具开发库、动漫素材库、媒体素材库等公共资源库建设,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便捷、廉价的公共技术和资源服务;三是探索“有限经营,授权经营”等创新模式,引入专业性信息资源经营主体,促进公共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和商业化经营,增强对公益性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以及对商业性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五)完善融资、人力资源等服务支撑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发挥种子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吸引民间资金和国外风险投资资金介入产业发展,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和体系;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和扶持重点企业通过产权交易、上市融资等多种途径获取发展所需资金;通过贴息、担保等方式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信息服务业企业的贷款力度,大力发展与融资有关的中介和担保机构,为信息服务业企业获取间接融资提供有力支持。

    完善鼓励企业培养、引进、培训、使用人才的各项政策,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专项基金,对信息服务企业人才培养费用给予补贴或税前扣除,鼓励信息服务业企业与大专院校、各类教育培训机构通过共建人才培训机构和实训基地等途径开展人才培养;加强信息服务业管理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国际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促进国际间人才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