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方迪视角
区域(城市)发展研究与规划
区域(省、市、区)国民经济...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部经济研究与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战略...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政策...
产业发展研究与规划
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研究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园区(功能区)发展研究与规划
工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商业项目策划
商圈分析与商业项目调查
商业项目选址与可行性评估
商业项目定位研究与策划
科技发展与创新咨询
城市(城区)科技发展规划...
创新型城市(城区)建设研究
科技进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企业战略咨询
企业竞争环境研究
企业发展战略制定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论坛策划
论坛方案策划
论坛承办与组织
各类活动(会议)方案策划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
业务咨询:010-58572828
办公室:010-58572826
传真:010-58572827
电子邮箱:zbjjlt@126.com
联系人:王女士
邮编:100120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乙6号京版大厦B座13层

方迪视角

国务院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新20条” 远程医疗等新业态获利好

添加时间:2020/07/21作者: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7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期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疫情冲击下,除了增加政府投资、扩大居民消费等短期政策,继续改革开放也是稳经济的重要举措。《意见》围绕提升投资便利度、简化企业生产经营审批和条件、优化外贸外资企业经营环境、降低就业创业门槛、提升涉企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等展开。

  “支持外资外贸企业的举措很多,《意见》中只列举了通关、单一窗口等改革事项,因为这些是改革的当务之急。与其全面铺开各类改革,还不如突出几个关键问题,这样效果会更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推进稳投资稳外贸稳就业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较好地带动了国内创新创业的氛围,推动了市场主体的大幅增长。不过,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我国营商环境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意见》给出了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重点事项,部分改革还明确了时间节点,比如2020年底前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涉及的行政许可、备案、评估评审、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等纳入线上平台,公开办理标准和费用。

  一家商贸物流企业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年来政府一直在改善项目审批服务,他们公司新建仓储物流项目,各项审批基本能保证在政府公示时间范围内。但项目审批除了立项、批地、建设图纸审批、施工许可等,中间还穿插着水土保持、水电燃气接入、环评等多项审批,准备的材料比较多,部分审批事项可能需要企业来回跑好几趟。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是2019年各地政府“放管服”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3月对外发文,要求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这项改革,旨在精简审批流程,缩短项目审批时间,让社会各类投资项目能更快落地更快见效。

  这项稳投资的举措,在2019年全面推进的基础上,显然还有提升空间。《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分级分类管理,对社会投资的小型低风险新建、改扩建项目,企业取得用地、满足开工条件后作出相关承诺,政府部门直接发放相关证书,项目即可开工。

  更宽松的“开办企业”政策,也是近年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之一。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在长沙采访发现,外卖平台上不少网红餐厅、热门餐厅,其经营场所位于安置楼房的一层。住宅、未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政策上本不允许开餐馆,但长沙的部分安置楼一层类似商户底商,允许放开经营能鼓励个体经营户带动相关就业,也能活跃餐饮消费。

  《意见》明确,要放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经营场所限制,还要推进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等。

  疫情冲击下,今年部分外贸企业出口难度加大,具体支持政策也体现在《意见》中,比如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那些取得国际认证且标准不低于国内标准的产品,企业可作出书面承诺后直接上市销售。

  白明表示,出口企业转内销面临的困难包括部分可能要先取得国内市场商标使用权,进出口产品标准存在差异,国内消费者可能也不熟悉这些品牌等。允许企业书面承诺后直接上市,这能减轻企业认证审批负担,更好地拉近国内外市场的距离。

  稳就业政策则体现在取消部分从业资格考试、促进灵活就业等方面。比如除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取消其他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统一失业保险转移办理流程,简化失业保险申领程序;坚持放管结合,合理设定流动摊贩经营场所等。

  对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

  除了延续此前对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态度,《意见》还圈出了部分重点发展的新业态,比如远程医疗。

  《意见》指出,在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前提下,进一步放宽互联网诊疗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制定公布全国统一的互联网医疗审批标准,加快创新型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并推进临床应用。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疫情影响下,很多居民减少出行和消费,内需提振确实需要发展新业态。境外也在推进远程医疗,技术上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存在一定法律风险。比如区别于传统的诊所看诊,远程诊疗是否是医疗行为,医生也会担心线上诊疗的法律责任。部分地方有所放开,比如允许三甲医院的医生远程看诊,或者线上只能复诊,这样风险相对可控。

  “国外有些城市搭建了专门的看诊网络,医生在线看诊、开具处方,患者凭线上处方去药店取药,或者委托第三方抓药并送货到家。现在政策只是原则性规定,要放开互联网诊疗范围,确实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对现有医疗管理进行优化。”林江表示。

  智能网联汽车也被点名。《意见》指出,统一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标准,推动实现封闭场地测试结果全国通用互认,督促封闭场地向社会公开测试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简化测试通知书申领及异地换发手续,对测试通知书到期但车辆状态未改变的无需重复测试、直接延长期限。在条件成熟的特定路段及有需求的机场、港口、园区等区域探索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

  此外,围绕公共服务领域的数据共享,《意见》指出,建立健全政府及公共服务机构数据开放共享规则,推动公共交通、路政管理、医疗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和政府部门数据有序开放。

  “大数据应用提了好几年,但是部分领域的数据共享并不充分,比如部分城市的公交、地铁、交通主管部门数据未能共享利用。而数据共享需要规则,也需要保护个人隐私。”林江表示。

  (作者:周潇枭 编辑: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