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方迪视角
区域(城市)发展研究与规划
区域(省、市、区)国民经济...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部经济研究与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战略...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政策...
产业发展研究与规划
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研究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园区(功能区)发展研究与规划
工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商业项目策划
商圈分析与商业项目调查
商业项目选址与可行性评估
商业项目定位研究与策划
科技发展与创新咨询
城市(城区)科技发展规划...
创新型城市(城区)建设研究
科技进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企业战略咨询
企业竞争环境研究
企业发展战略制定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论坛策划
论坛方案策划
论坛承办与组织
各类活动(会议)方案策划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
业务咨询:010-58572828
办公室:010-58572826
传真:010-58572827
电子邮箱:zbjjlt@126.com
联系人:王女士
邮编:100120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乙6号京版大厦B座13层

方迪视角

对海淀区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添加时间:2021/04/02作者:来源:

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推动产业升级的主要驱动力量。当前,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呈现出融合互动、相互依存的共生态势,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2019年,国家发改委等15部门联合制定出台《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两业融合。作为全国领先的科技创新城区,海淀区、浦东新区、南山区三地都在加快两业融合,积极构筑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优势,但受发展条件、资源优势、结构特点等影响,海淀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与浦东、南山存在一定差异,也面临着自身问题和挑战。

一、海淀、浦东、南山三地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模式比较

(一)海淀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模式

海淀以服务经济为主导,信息技术创新优势突出,但产业化空间有限,制造环节少,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强调技术输出、环节聚焦和模式创新。一是聚集了一大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以技术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输出为主,通过新技术驱动制造业某些环节或者产品升级。比如,数码大方聚焦数字化设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数字化制造、工业大数据等业务,面向装备、汽车、电子电器、航空航天、教育等行业提供软件产品和方案以及工业云平台。二是拥有众多制造业总部企业,以总部研发与制造基地分离的方式,通过产业链跨区域布局推动服务业与实体经济融合。比如,同方威视作为全球知名的安检产品和安全检查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总部位于海淀园,生产基地布局在密云、江苏等地。三是依托互联网优势,培育发展了一批平台型企业,构筑了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生态。比如,小米公司从“产品+服务”模式转型为“智能产品+信息增值服务+生态链服务”模式,围绕核心产品智能手机持续进行品类扩展,实现了智能硬件制造向智能硬件生态服务商转型。

(二)浦东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模式

浦东制造业聚集,金融业发达,对外开放优势突出,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更加强调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带动。一是在总集成总承包服务领域培育了一批“制造+服务”供应商。在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带动国内产能转移的工程总承包、传统行业总集成总承包新模式应用等领域,振华重工、正泰电气、中船等制造业企业加快服务化转型步伐,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融资租赁、效益分享等新机制,提供更为精准的“产品+服务”。二是发挥汽车制造优势,以制造业流程和产品升级带动服务业发展。浦东依托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特斯拉等车企布局,在整车制造、汽车电子零部件、动力总成、底盘技术、高端电控、车身电子、新能源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通过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升级带动集成电路(设计、研发、封装)、传感器、嵌入式软件(车载操作系统)、动力系统等高技术研发创新,集聚了英飞凌、恩智浦、华虹宏力、亿凯信息等创新企业。三是金融业驱动服务业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浦东拥有类型齐全、布局合理的金融要素市场体系,2020年1-11月,浦东金融实现增加值3117.5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43%,依托自贸开放优势和金融改革优势,金融业与实体经济融合成为浦东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

(三)南山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模式

南山区在通信和技术领域创新具有较强优势,龙头创新企业多,且毗邻服务经济高度发达的香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既强调内在创新升级,又注重对外承接辐射。一是制造业服务化特征突出,依托龙头创新企业实现由单纯产品输出向“产品、设计、管理、质量、标准、品牌”一体化输出转型。在通讯设备制造领域,中兴、华为等与全球电信、互联网、金融、能源、教育、媒资等领域客户合作,在技术、硬件、软件、服务等方面为客户提供创新、差异化和领先的产品与“一揽子”个性化解决方案,方案囊括通讯设备、软件配套、机房基站建设、行业标准、运营管理等内容。在“一揽子”和“定制化”服务带动下,2019年,华为和中兴两家公司完成境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合计超过130亿美元。二是发挥毗邻香港优势,港深合作推动“服务+创新”的跨区嫁接融合。南山依托前海深港合作区等积极承接香港辐射,引进高端服务业,助力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许多新型公司在香港设立机构、在南山开展业务,许多科技成果在南山落地转化。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跨区域产业对接将更加深化,香港高端服务和南山高端制造协同发展效应将进一步发挥。

二、海淀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面临的挑战

一是IT服务软件优势明显,但高端核心工业软件与核心工艺软件自主可控能力不强,对制造业关键技术升级和核心产品竞争力提升的支撑力还有待增强,软件业开发和高端制造业融合程度有待提升。

二是科技创新企业多以软服务创新为主,硬科技创新不足,创新成果产品化能力有待增强。从具有产业发展代表性的海淀独角兽企业来看,2/3来自以商业模式创新、消费需求带动为主要特征“软创新”领域,而能够体现原始创新、前沿创新能力的“硬科技”独角兽企业则屈指可数。

三是浦东、南山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度相对较高,很大原因在于基于本地及周边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高端制造业比较发达,服务市场与制造业需求形成了紧密联系。有别于浦东、南山,海淀本身产业化空间有限,制造业布局能力弱,而且不像浦东、南山周边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周边河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与海淀高端服务业供给存在一定落差,供需仍然面临许多不匹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淀在更大区域上实现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四是受外地招商力度大、经营成本和生活成本高、产业化空间限制等因素影响,很多企业选择在海淀保留研发环节,在京外设立分支机构从事生产、销售,“海淀研发、京外制造”已成为企业布局的主要趋势。这就造成京外分享公司大部分产值税收,而作为产业价值链最重要环节的研发部分,对海淀的区域贡献较少。

三、推动海淀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路径举措

(一)打造集成协同的智能制造平台

海淀信息技术创新优势突出,适宜发挥“产业组织枢纽”的角色,以集成协同开放的平台创新带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一是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工业企业、软件企业、互联网企业跨界合作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集聚类似数码大方、树根互联等一批以工业互联网集成方案、咨询服务、数据服务等为主要业务的工业互联网系统集成商。二是支持发展“小米模式”(智能产品+信息增值服务+生态链服务)的平台型创新企业,推动以技术组合为基础的集成式智能化创新,通过全球资源的整合配置,形成具有竞争力融合创新生态链。三是发挥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聚集优势,对接全国制造业升级需求,支持打造类似国家智能制造系统创新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平台,以“平台+技术”实现产业深度跨区域融合。

(二)探索服务业与实体经济融合新模式

服务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涉及多层次、多领域,要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积极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一是积极探索众创设计、网络众包、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等模式,紧密结合制造业企业升级对传感器、芯片、存储、软件等需求,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信息技术创新和增值服务企业,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平台为提供有“海淀附加值”的产品增值服务。二是引导研发设计企业与制造企业嵌入式合作,提供需求分析、创新试验、原型开发等服务,推进海淀研发设计企业与制造业细分领域深度融合。

(三)提升研发经济对区域经济的价值贡献

海淀区每年形成大量专利成果,但受空间、成本等各种因素影响,绝大多数都流向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难以形成研发成本与产出收益的闭环,收益回流不足。对此,海淀可以探索跨区域价值分享模式,推动在全国更大区域范围内实现服务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一是把握辖区重点研发创新主体科技成果产业化布局和京外业务拓展需求,加强对接合作,积极引导国有投资公司、政府参与的科技园区运营平台、“创新基金系”等参与企业战略投资,并通过资本回报方式分享企业在区外科技成果产业化环节的收益。二是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引导吸引投资机构在京注册、聚集,支持投资成长性创新企业,以资本驱动技术收益回流,形成对海淀区域发展稳定的税收支撑。

(四)加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支持政策供给

近年来,为落实《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加速推动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各地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和资金支持举措,如上海制定《上海市生产性

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专项支持实施细则》,浙江出台《浙江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对此,海淀应立足自身产业发展特点,围绕资金、土地、人才等影响两业融合发展的关键要素,开展政策突破与创新,优化两业融合发展环境。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发挥海淀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专项资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引领发展专项资金、人工智能产业引导基金等带动作用,精准支持服务业与实体经济细分领域深度融合。二是聚焦产业空间紧约束问题,积极探索混合用地等产业用地机制创新,结合不同企业群体需求,推进产业空间的精准供给,降低企业产业空间成本。三是优化人才支撑,探索建立两业融合复合型人才评价和职业发展通道体系。四是注重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为服务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提供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