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方迪视角
区域(城市)发展研究与规划
区域(省、市、区)国民经济...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部经济研究与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战略...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政策...
产业发展研究与规划
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研究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园区(功能区)发展研究与规划
工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商业项目策划
商圈分析与商业项目调查
商业项目选址与可行性评估
商业项目定位研究与策划
科技发展与创新咨询
城市(城区)科技发展规划...
创新型城市(城区)建设研究
科技进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企业战略咨询
企业竞争环境研究
企业发展战略制定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论坛策划
论坛方案策划
论坛承办与组织
各类活动(会议)方案策划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
业务咨询:010-58572828
办公室:010-58572826
传真:010-58572827
电子邮箱:zbjjlt@126.com
联系人:王女士
邮编:100120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乙6号京版大厦B座13层

方迪视角

全球经济不会出现大幅衰退(热点聚焦)

添加时间:2011/08/25作者:来源:人民网

    华尔街最大的几家投行日前几乎在同一天发布报告,大幅下调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增长预测,摩根大通更是声称发达国家已“非常接近”衰退。与此同时,有关欧洲银行业可能因为债务危机而面临资金困境的传闻不胫而走。所有这些负面消息的叠加,令刚刚企稳不到一周的欧美股市上周四再次惨遭大跌,并牵连影响,造成上周五亚太市场风云变色。

  金融危机埋下的祸根

  与其说此次美欧债务危机是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开始,不如说它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延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正是为应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才使欧美国家大规模扩张债务,埋下了今天的隐患。对于两次危机的不同,巴曙松表示,由于市场对危机持续的时间和冲击力都缺乏了解,2008年金融危机可以说是“恐慌性危机”,而当前的债务危机是“风险性危机”,因为市场对欧美债务上升是有预期的。

  2008年,随着美国雷曼的倒闭,由金融衍生产品引发的美国次贷危机,迅速升级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尽管此后美国政府大开印钞机,2009年与2010年先后两度开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但3年来,美国经济复苏仍然收效甚微,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由此带来的恶果是美国的债务规模迅速大幅攀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债规模从2万多亿美元扩大到现在的14.29万亿美元规模,只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美国通过举债方式实现经济增长,其可持续性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如果按现在美债扩张的速度,3年之内,美债与GDP的比例就将达到今天希腊危机的水平,而在将来某个时刻,美国将面对利率飙升、美元危机和恶性通胀的严重后果。

  美欧危机雪上加霜

  正当全球经济在经历金融危机的严重打击之后缓慢复苏时,美欧债务危机的相继爆发,令本已十分脆弱的世界经济形势雪上加霜。而标准普尔首次下调美国主权债务评级,更是引发了全球股市、大宗商品市场的大幅下挫。

  近期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显示,深陷债务危机影响的美国经济增长动力依然匮乏。今年7月,美国有超过一半的州失业率继续上升,消费和工业生产疲软,住宅市场仍萎靡不振,企业和投资者信心不断减弱,影响美国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正在不断积累。

  而在欧洲,由希腊国债所引发的这场欧债危机,迅速向欧元区其他存在主权债务问题的爱尔兰、葡萄牙、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蔓延。随着最新经济数据的公布,英法等欧洲核心国家经济增长的明显下滑,更使得欧洲经济的复苏几乎陷入停滞。

  欧美债务危机的持续发酵,引发了市场对发达经济体集体陷入“二次衰退”的深切担忧。张晓晶认为,本次危机是由于作为全球经济中心、全球金融“发动机”的美国经济出现了问题,而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更是加剧了金融风暴蔓延趋势。

  联合国全球经济监测中心主任洪平凡也表示,欧美债务危机已成为目前和今后几年威胁世界经济稳定和增长的主要风险,不仅将增加各国政府的融资成本,并逐渐传递给企业等经济实体,更严重的后果是,其将沉重打击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造成金融市场动荡。

  全球经济不会出现负增长

  对于世界经济会出现二次探底的看法,商务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梅新育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进行了反驳。他认为,这场风波更可能的作用是延长美欧萧条和复苏的时间,但造成新的大幅度经济衰退的风险并不高。

  梅新育认为,由于美国财政和债务状况恶化的长期趋势难以扭转,美国政治体制和国内社会意识的缺陷又使得上述问题更加积重难返,国际市场参与者对美国经济、政治的信心显著削弱。然而,美国实体经济部门流动性和营业收入情况明显好于次贷危机高峰时期,加上美国货币霸权尚未动摇以及亚非等新兴国家经济增长稳定,因此,萧条的时间会延长,但不会使全球经济出现负增长。

  银河证券高级经济学家左晓蕾也用数据对此观点表示支持。她表示,此次二次探底与从2008年开始的全球经济衰退不在同一层次。伴随着2008年雷曼倒闭,美金融体系几近瘫痪。2009年上半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大幅衰退,英国为-9.8%,美国为-6.8%,德国为-5.6%。

  左晓蕾认为,这次在经济形势方面,发达经济体呈现平均2%左右的疲软经济增长,债务危机进一步显示未来的增长前景缺乏强劲的驱动力。各国财政赤字和全球债务危机,使得政策不但不能发挥推动经济、恢复信心的正面作用,反而成为进一步制约经济增长的负面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