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方迪视角
区域(城市)发展研究与规划
区域(省、市、区)国民经济...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部经济研究与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战略...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政策...
产业发展研究与规划
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研究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园区(功能区)发展研究与规划
工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商业项目策划
商圈分析与商业项目调查
商业项目选址与可行性评估
商业项目定位研究与策划
科技发展与创新咨询
城市(城区)科技发展规划...
创新型城市(城区)建设研究
科技进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企业战略咨询
企业竞争环境研究
企业发展战略制定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论坛策划
论坛方案策划
论坛承办与组织
各类活动(会议)方案策划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
业务咨询:010-58572828
办公室:010-58572826
传真:010-58572827
电子邮箱:zbjjlt@126.com
联系人:王女士
邮编:100120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乙6号京版大厦B座13层

方迪视角

美国正劫持中国实业资本 唱空做空中国高调兴起

添加时间:2012/02/14作者:来源:千龙网

   济复苏靠什么?实业。也正是这样的认识,美国人早已制定政策,巧妙安排,吸引实业资本重回美国。奥巴马所谓的“出口倍增计划”,实际上不过是恢复美国实体经济实力的另一种说法而已。最近的一系列数据表明,美国实体经济恢复的苗头已经显现。

  比如,美国去年第四季度GDP增长2.8%,其中两个百分点是库存增加所致。与过去不尽相同的是,这次库存的增加,实体企业的原材料购买占据了高于以往的比重,而不仅仅是产成品的商业库存。

  我们必须看到,美国对全球实业资本的争夺,一直在隐蔽加力。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结果,正是这样的指向。比如美国自己保持宽松货币,却逼迫中国紧缩(人民币升值)。这是一项十分巧妙的政策。一来,它可以逼迫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中国的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迫使中国紧缩货币,并借此实现人民币升值;二来,原材料价格上涨本来已经使企业感到痛苦,再加上紧缩货币,使得中国实体经济生产成本上涨,但产成品价格却受到压制,最终榨干企业利润,挤出实业资本;三来,美元的不断贬值,客观上减低了美国的用工成本,使其劳动力价格更具竞争力;四来,中国的出口商品竞争激烈,就算在紧缩货币政策下,中国出口企业融资成本极高,人民币升值也不会使出口商品价格迅速而大幅上涨,这在客观上保证了美国CPI不会太高,为美国进一步放宽货币留有巨大的空间。

  说得简练一些,美国自己保持货币宽松,而逼迫中国紧缩的直接结果是:使得美国制造业成本不断减低,同时加高中国的制造业成本。为什么要这样做?挤出中国的实业资本,使之流向美国。

  为什么从中国挤出的实业资本会流向美国?首先,实业资本很难流向欧洲,因为欧洲的融资环境已经被债务危机搞垮了,且欧洲政要也被债务危机紧紧缠住,心无旁骛;其次是日本,但核辐射和大幅波动的汇率限制了实业资本的投资信心;第三是亚洲、大洋洲等国家,那些地区的投资环境和实体经济的处境基本和中国一样,甚至还不如中国,况且美国开始实施重回亚洲战略,这也加大了中国资本流向这些地区的难度;第四是非洲,部落利益纷争,政府稳定性很差,这都使非洲投资风险巨大,而且没有风险也很容易制造风险。

  这就是美国的现行战术。等到它们彻底完成这一战略布局之后,唱空、做空中国的行动便会高调兴起。从这一角度看,今天温州等地已经出现的资本外逃就不是什么偶然现象,而是一场全球经济格局巨变的前奏,一个必然的结果。

  大规模挤出中国实业资本的势态马上就会到来。如果以色列对伊朗开战,这时美国实施大规模的货币量化宽松,石油等所有原材料价格因此而暴涨,那中国经济会怎样?中国的实业资本、尤其是民营实业资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调低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表面上看,它们把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9.2%调低至8.25%并不算过分。但是,它们使用的理由却是致命的:欧洲债务危机、贸易减速和房地产泡沫破灭的“三碰头”。这个“三碰头”对中国而言,根本无法避免。IMF发布报告的同时,国际评级机构惠誉也发布报告,它给出的进一步解释是:“三碰头”将导致中国经济“硬着陆”。

  这些现象似乎都像是“预告”,明明白白,前方有个巨大的陷阱。怎么办?我们必须防止这场浩劫,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暂时关闭资本流动的国门”。我想,中国绝大多数专家学者也许都不敢给出这样的政策建议,但我认为,中国别无选择。从现在起,必须在舆论、手段、法理等所有相关方面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