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迪视角
|
 |
全球换届年:经济趋稳 摩擦不断
添加时间:2012/02/22作者:来源:
具体到今年,陆磊表示,第一,欧债危机及其后续可能引发的经济萧条已经在可预期范围内,法国大选对欧元区危机化解将构成正面影响。第二,美国和俄罗斯大选实际上降低了美伊冲突和叙利亚危机的可能性,政治均势有助于实现经济稳定,其后果是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将可望维持稳定,原油价格将在90美元至110美元间波动,这将有助于稳定中国的输入型通货膨胀;与此同时,只要经济增长挂帅,则弱势美元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有望在年内“破六”。第三,由于中国必须在未来对前期基建项目和地方融资平台蕴含的金融风险给出相应安排,在宏观上会出现动员金融资源进入实体经济的政策取向。第四,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以房地产价格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既不会崩溃也不会二度快速攀升,库存对价格有抑制作用,但金融稳定要求资产价格保持稳定。
但稳定也不是绝对的,在各国换届中,候选人为了竞选也会打“贸易保护牌”,美国就是最好的例子。历届美国大选,关于中国的话题一直是政治秀的 “炮灰”,从人民币汇率、中国制造到贸易摩擦,美国政客轮番拿这些话题取悦选民。
其实,最近几个月中美贸易就摩擦不断。2011年11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输美太阳能产品展开“双反”调查。 2011年12月,中国商务部宣布将对原产美国的部分大排量汽车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裁定原产美国排气量2.5升以上的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存在倾销和补贴,将对被调查产品进行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实施期限为12月15日起的两年。
外界普遍认为,欧美大选喜欢“拿贸易保护主义说事”,其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经济学家预计,今年是大选年,为谋求连任的奥巴马将再次对华发起多次贸易战,并且这一趋势有可能蔓延到中欧之间。此外,由于大选中政治不理性的因素,有可能又把人民币汇率推到风口浪尖上,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美国经济上和外交上发生摩擦的可能性很大。
大选年之后往往容易爆发危机。因为经济危机通常都是来自一些长期问题,例如财政赤字、放贷宽松与汇率高估等。然而这些问题也正是政客在竞选期间最不希望暴露于选民眼前的事情。因此选举期间,政客会故意忽视、甚至隐瞒这些问题,希望留待选后或新政府上台后再进行处理。然而,这样只会使经济失衡的问题更加恶化,经济因此所受的损伤也更为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