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方迪视角
区域(城市)发展研究与规划
区域(省、市、区)国民经济...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部经济研究与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战略...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政策...
产业发展研究与规划
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研究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园区(功能区)发展研究与规划
工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商业项目策划
商圈分析与商业项目调查
商业项目选址与可行性评估
商业项目定位研究与策划
科技发展与创新咨询
城市(城区)科技发展规划...
创新型城市(城区)建设研究
科技进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企业战略咨询
企业竞争环境研究
企业发展战略制定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论坛策划
论坛方案策划
论坛承办与组织
各类活动(会议)方案策划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
业务咨询:010-58572828
办公室:010-58572826
传真:010-58572827
电子邮箱:zbjjlt@126.com
联系人:王女士
邮编:100120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乙6号京版大厦B座13层

方迪视角

专家展望2014年世界经济:物价水平低位运行

添加时间:2013/11/26作者:来源:

    2014年的世界经济

  2014年全球经济复苏道路仍将十分曲折,经济大幅回暖的可能性不大,但相比2013年,经济增速很可能会出现小幅上扬,也就是说,按购买力水平计算的话,经济增长率为3.2%

  文 | 徐秀军

  2013年的世界经济延续了上一年的下行趋势,多数国际经济机构一年来数次下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2013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数据显示,2013年世界经济增速为2.9%,为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展望2014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国际经济环境仍将复杂多变,世界经济运行仍将充满诸多的不确定性。

  影响2014年世界经济走势的主要因素

  总体来看,影响2014年世界经济走势的主要因素有六个方面。

  一是美国的“退出”政策的溢出效应仍难以估测,很可能加剧资本流动,引起资产价格、汇率和国际收支的变动,从而引发全球经济的动荡;

  二是部分系统重要性国家主权仍存在债务风险上升的可能性,这不仅直接影响相关国家的经济复苏,也会拖累全球增长;

  三是未触及深层次结构改革,以及难以化解深重老龄化问题的安倍经济学能否继续带来良好经济表现,仍存疑问;

  四是很可能在2014年完成谈判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等区域贸易安排会成为影响双边和多边经贸关系的因素;

  五是大宗商品价格总体企稳,但仍会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出现波动,全球石油供应受阻的风险仍将存在;

  六是伊核问题的解决进程、朝鲜半岛局势等地区安全问题和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也可能对全球经济表现产生影响。

  基于2013年世界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以及上述影响因素,可以看出,2014年的世界经济将行进在曲折复苏的道路上,增长、就业、物价、贸易、公共债务等方面的改善幅度将十分有限。

  经济增速有望提升

  目前,多数主要国际经济机构对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高于2013年的增长水平,最保守的预测也达到了3.0%,这反映出人们对2014年全球增长拥有较为乐观的预期。

  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呈现改善势头。2013年第四季度以来,美国国内消费者信心明显改善,信贷紧缩问题有所缓和,经济增长日益企稳。欧元区的债务危机问题总体上有所缓解,金融市场继续改善,企业信心趋于稳定,消费增长大幅提升,GDP同比收缩幅度逐渐下降,并在年末结束了长达7个季度的经济衰退。

  但2014年法国、意大利等欧元区国家经济运行走势值得关注。日本经济在“安倍经济学”的刺激下回升明显,进入低速增长通道。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结构调整升级的不断推进,新兴市场国家的内需增长的空间将会扩大,要素供给质量将相应得到提高,从而创造一些新的增长拉动因素。不过,印度、巴西等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仍存在硬着陆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预测时间的推移,2013年各机构对世界经济增速预测值呈下降趋势。比如,2013年4月IMF预测2014年按购买力平价(PPP,即购买力水平)计算的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0%,10月将其下调至3.6%;2013年5月经合组织(OECD)预测值为4.0%,11月将其下调至3.6%;2013年5月联合国预测值为3.8%,12月将其下调至3.0%。

  可见,世界经济的下行风险仍不可低估。

  就业改善空间有限

  进入2013年下半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的进一步巩固,就业市场总体呈现逐步改进的发展态势。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2013年11月美国失业率为7.0%,比1月下降0.9个百分点,而与此次金融危机后的最高点相比,则下降高达3.1个百分点。

  2013年10月,欧元区失业率由上月的12.2%降至12.1%,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这表明经济复苏势头传导到就业市场尚需时日,同时青年失业率仍居高不下,为24.4%。

  日本总务省数据显示,2013年1月至11月,日本失业率由上年的4.4%进一步下降至4.0%,相比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表现最好。

  新兴市场国家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部分国家仍维持较高的失业水平。其中,2013年南非失业率超过24%,但预计较上年略有回落。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回暖,2014年全球就业有望得到继续改善,但改善幅度将十分有限。IMF预测数据显示,2014年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为8.0%,较2013年下降0.1个百分点。

  物价水平低位运行

  2014年发达经济体受经济复苏改善、需求上升等因素影响,通货膨胀水平将扭转上一年的下行趋势,但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得益于“无限期”的数量宽松政策,日本的通货紧缩状况将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2013年11月,日本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1.2%,创五年来的新高,2014年日本通货膨胀水平还有望得到小幅上涨。

  而对于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由于全球流动性收紧以及一些高通胀国家实施的稳定物价措施,2014年的通货膨胀压力将会有所缓解。尽管新兴市场的通胀水平总体上仍高于发达经济体,但两者之间的差距将会减小。

  IMF预测数据显示,2014年发达经济体的CPI上涨率为1.8%,较上年增加0.4个百分点。2014年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的CPI上涨率为5.7%,较上年减少0.5个百分点。

  贸易增长缓慢回升

  2013年9月WTO预测数据,2013年全球货物贸易额增长约2.5%,低于4月预测的3.3%。其中,发达经济体的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1.5%和-0.1%,发展中经济体的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3.6%和5.8%。

  WTO预测数据收窄,表明贸易增长缺乏稳定的支持因素。

  展望2014年,困扰全球贸易增长的一些不利因素正在得到逐渐缓解,美国进口需求上升、欧洲经济结束衰退、新兴经济体经济回暖等因素将对2014年全球贸易增长带来正面影响。

  IMF预测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贸易增长4.9%,较上年增加2.0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的出口增长4.7%,进口增长4.1%,分别较上年增加2.3个和3.1个百分点;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出口增长5.7%,进口增长6.0%,分别较上年增加2.4个和0.7个百分点。

  但贸易保护主义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并且贸易保护主义的形式很可能变得更加隐蔽,这将对全球贸易起到抑制作用。

  由于贸易增长回升,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外部经济失衡也会随之小幅增加。

  公共债务风险依旧

  金融危机以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财政状况急剧恶化,沉重的政府债务负担和高企的财政赤字成为威胁其经济稳定的首要因素。

  在美国,随着私人部门去杠杆化,政府部门的去杠杆化势头仍在继续,政府债务占GDP比例从2007年的66.5%急剧飙升至2012年的102.7%,预计2014年将上升至107%以上。尽管2013年10月美国两党在给予联邦政府临时拨款和提高公共债务上限问题上达成妥协,但美国的债务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因此而充满变数。

  鉴于部分经济体严峻的经济衰退与政治紧张局势,欧盟放缓了成员国的财政整顿,这可能会进一步推高欧洲的现有债务水平。IMF预测数据显示,2014年欧元区政府债务与GDP比例为96.1%,高于上一年的95.7%。

  日本虽然没有爆发类似于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但其政府债务风险正在不断累积,给日本未来经济运行增加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上半年,日本中央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高达247%。2014年,日本的债务水平仍将维持高位。公共债务居高不下使发达经济体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面临巨大挑战,极大地侵蚀了财政政策的调整空间,也无疑为其未来经济持续复苏埋下了重大隐患。

  新兴市场国家的财政状况显著好于发达经济体,公共债务水平总体维持在较低水平。但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财政赤字与公共债务水平不可轻视。

  综上所述,2014年全球经济复苏道路仍将十分曲折,经济大幅回暖的可能性不大,但相比2013年,经济增速很可能会出现小幅上扬,也就是说,按购买力水平计算的话,经济增长率为3.2%。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