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方迪视角
区域(城市)发展研究与规划
区域(省、市、区)国民经济...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部经济研究与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战略...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政策...
产业发展研究与规划
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研究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园区(功能区)发展研究与规划
工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商业项目策划
商圈分析与商业项目调查
商业项目选址与可行性评估
商业项目定位研究与策划
科技发展与创新咨询
城市(城区)科技发展规划...
创新型城市(城区)建设研究
科技进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企业战略咨询
企业竞争环境研究
企业发展战略制定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论坛策划
论坛方案策划
论坛承办与组织
各类活动(会议)方案策划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
业务咨询:010-58572828
办公室:010-58572826
传真:010-58572827
电子邮箱:zbjjlt@126.com
联系人:王女士
邮编:100120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乙6号京版大厦B座13层

方迪视角

评论:俄罗斯财产申报制度是怎样炼成的

添加时间:2013/12/30作者:来源:

   [10月30日,俄罗斯8名高官因收入申报数据不实被免职。从2010年起,俄所有公职人员及其家庭成员,每年都要申报上一年的收入、房产及银行存款,这些信息需在相应的政府部门网站上公布,并在媒体上公开。

  仅仅在2012年,俄罗斯就有322名各级国家公职人员因瞒报收入被免职。对于俄罗斯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一推出就引起了外界的关注,特别是在中国,舆论对此甚为关心,认为有许多借鉴意义。

  今年10月22日,在中国访问的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与中国网民进行互动交流,谈及俄罗斯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时,梅德韦杰夫说,官员财产申报“全世界都这么做,没有什么特别的”。 ]

  1.腐败已成俄罗斯经济发展最大障碍下的变革

  俄罗斯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最近几年梅普组合推出的治理腐败的重大举措。从梅德韦杰夫强力推进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建立,到普京细化申报细则以及监督与检查的执行力度,虽然面临着各级官员的种种阻挠,但在梅普的强力领导之下,这一制度已经开始发挥反腐败的威力。

  有关官员财产申报的规定在俄罗斯早已有之。1997年,叶利钦政府颁布了《俄罗斯联邦政府法》,其中规定政府总理、副总理和各个联邦部长每年都需要向俄罗斯的税务机关申报个人财产。

  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处于转型的震荡时期,叶利钦在自传中也承认,“没有总统的吆喝,政府就工作不力”。然而,当时这项任务并非叶利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如何建立一个执政团队、选择一个好的总理,是叶利钦在最后一个任期一直忙活的事情。

  官员财产向税务机构进行申报只是为了更好地缴税,而官员财产公开才是防范腐败的第一步。

  在叶利钦时代,俄罗斯的首要议题是转型,官商之间的关系非常模糊和暧昧,1996年3月,俄罗斯的富豪们主动向叶利钦提供竞选赞助,因为他们希望叶利钦能够保护他们的财产,国家财产短时间内流入某些寡头的腰包,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腐败的范畴。

  普京上台后,重点是打击寡头对俄罗斯政治的影响,那些对叶利钦来说不希望“失去”的政治盟友们,已经成为普京的阶下囚。

  普京当政8年,俄罗斯的国力触底反弹,但是腐败却与日俱增。2008年“透明国际”发布的调查显示,俄罗斯在180个国家中排名147位,与肯尼亚、叙利亚、孟加拉国不相上下,腐败已经成为俄罗斯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2008年初,梅德韦杰夫成为俄罗斯总统候选人时就说过:“如今,主要的腐败威胁不是来自集团公司,而是政府官员,因为他们知道,只要以‘正当’的手段稍微耍一下花招,就可以挣大笔的钱。换句话说,20世纪90年代小经营者的那些伎俩,被如今的官员给套用了。”

  2.以反腐败法律的构建,去替代运动式的反腐

  曾经是法学教师的梅德韦杰夫认为,铲除俄罗斯的腐败绝非一日之功,需要编织治理腐败的法律之网。他反对新成立一个手握重权的反腐败机构,因为这样的机构也很难摆脱贪腐的陋习,而是需要重塑俄罗斯审判机构的社会信誉,恢复司法的权威性。

  在2008年大选期间,除了梅德韦杰夫之外,其他的总统候选人的财产申报都存在问题,因此,梅德韦杰夫上任之后就着力推行反腐败立法。2008年5月19日,梅德韦杰夫就召开了专门会议,商讨反腐败大计。

  梅德韦杰夫强调,“腐败问题已经成了一个系统性难题,我们应该建立一个系统来对抗它”。为此,专门成立了反腐败委员会,梅德韦杰夫亲自担任主席,足见反腐败之迫切。

  普京担任总统期间曾在2001年和2003年掀起反腐风暴,一些政府高官因此落马,但运动式的反腐败并没有遏制俄罗斯的腐败之风。梅德韦杰夫改变策略,既要制定一套关于腐败的标准,又要推动一系列的法律出台,以形成一个反腐败的系统。

  2008年12月25日,梅德韦杰夫签署了《俄罗斯联邦反腐败法》,明确提出公职人员要进行财产申报,公职人员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财产都需要公之于众。

  本来梅德韦杰夫想将财产申报的范围涵盖官员及其所有家庭成员,但是遭到议会的抵制,有些官员会将财产置于自己的亲属名下,既可以在财产申报上“过关”,又可以获得大量的灰色收入。

  万事开头难,2009年4月,梅德韦杰夫带头公开了自己的财产,作为总理的普京也在第二天公布了自己的财产。

  2009年5月18日,梅德韦杰夫签署第558号总统令,要求公职人员对财产进行申报,并以附件的形式提供了几十张申报表,需要填写的内容包括收入信息、财产信息、银行账户的货币资金信息、有价证券信息等。2010年,俄罗斯将官员财产信息发布在网络上,以便利于公民的监督。

  在梅德韦杰夫的强力推动和以身示范之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就在俄罗斯落地了。值得关注的是,梅德韦杰夫将国有公司的领导人也列入了财产申报的范围之中,换言之,凡是公权力的执行者都需要公布自己的财产,接受监督。

  虽然有些俄罗斯人怀疑官员所申报财产的真实性,比如车臣总统申报的财产只有一套36平米的房子。这些怪现象并不能否定梅德韦杰夫首开官员财产申报与公开的功劳,等到普京再度任总统的时候,就开始弥补法律的漏洞,扎紧反腐败的篱笆墙。

  3.依法反腐,重拳砸向“裸官”和海外账户

  2012年的大选,普京赢得并不轻松,上任之后,他便拿贪腐开刀,包括国防部长、农业部长在内的高官被解职。普京在“铁腕”反腐的同时,也在进一步修订反腐败的法律之网。

  梅德韦杰夫曾自豪地表示,至少这是在俄罗斯千年历史上,首次建立了反腐败的法律基础。2012年,梅普易位,普京继续梅德韦杰夫未完成的作业。12月4日,普京签署了《反腐败法》的修正案,普京在梅德韦杰夫开创的“依法反腐”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修正案中提出,要对公务员的消费支出进行审查,如果消费支出远远超出了收入,那么就需要作出说明。除了收入之外,政府官员的大额消费支出也纳入了申报范围之中,凡是在2012年购买的土地、汽车、有价证券等金额超过申报者本人和配偶前三年收入总和的交易,必须进行申报,说明资金来源,否则就会被调查。

  这一法案在2013年1月1日生效,这一招对于那些此前少报财产的官员来讲是巨大的打击。此前很多俄罗斯人不相信官员们会靠着他们申报的那点儿财产过活,现在官员们要为那些与自己收入不相称的消费挠头了。

  2012年12月12日的国情咨文中,普京提出了新的倡议,不仅要完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而且还要“加码”,即限制官员和政治家拥有海外账户、有价证券和股票等。

  普京的这一倡议得到了议会的支持,今年5月7日,普京签署这一法案,禁止官员和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拥有海外银行账户。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高官和富豪将大量的财产转移到海外,购置海外资产,普京将重拳砸向“裸官”,断了官员将贪腐资金转向国外的通道。

  4.申报制度发挥威力,“不申报就下台”

  梅德韦杰夫的法治意识和普京的铁腕手段得到了很好的结合,但是面对俄罗斯根深蒂固的贪腐,普京也不得不作出一些让步。

  按照法律规定,每年4月1日是俄罗斯总统及总统办公厅高级官员、总理、副总理以及内阁部长等官员收入申报的期限,而其余官员申报期限为4月30日,但是各级官员对财产申报抵制情绪浓厚,普京将最后期限推迟到7月1日,拒绝申报财产者将被解职。

  2013年的财产申报要比之前更具有杀伤力,因为高额消费支出也要进行申报。为了鼓励议员们进行申报,上议院议长马特维延科对议员们说:如果2012年支出项未超过最近三年家庭收入的总和,就可以写上“无须申报的支出”。

  在财产申报日到期之前,30多位议员离婚,虽然不能肯定这些议员全部是因为财产申报而“假离婚”,但是一时之间如此之多的议员离婚,其中必有蹊跷。

  离婚之后,官员的配偶就不在财产申报之列,这样就可以躲过一劫。这足以说明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已经开始发挥威力了。2012年有130万官员申报财产,发现了1.6万起违规事件,导致322名官员被解职。

  俄罗斯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处于草创阶段,是走向制度化反腐的良好起点。梅德韦杰夫在2011年曾说,俄罗斯青年人热衷于当官,这让我很不安,因为做官可以通过腐败而快速致富。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就是给官员攫取财富戴上一个紧箍,如果要获得更多的财富,那就经商吧,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目标在于将官与商、权与钱之间的关系能够明晰起来,这是走向正常社会的关键一步。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只是世界上通行的反腐败的关键一环,就像梅德韦杰夫说的那样,我们需要构筑一个体系来对抗系统性的腐败。相信,普京还会在依法反腐的道路上继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