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方迪视角
区域(城市)发展研究与规划
区域(省、市、区)国民经济...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部经济研究与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战略...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政策...
产业发展研究与规划
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研究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园区(功能区)发展研究与规划
工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商业项目策划
商圈分析与商业项目调查
商业项目选址与可行性评估
商业项目定位研究与策划
科技发展与创新咨询
城市(城区)科技发展规划...
创新型城市(城区)建设研究
科技进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企业战略咨询
企业竞争环境研究
企业发展战略制定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论坛策划
论坛方案策划
论坛承办与组织
各类活动(会议)方案策划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
业务咨询:010-58572828
办公室:010-58572826
传真:010-58572827
电子邮箱:zbjjlt@126.com
联系人:王女士
邮编:100120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乙6号京版大厦B座13层

方迪视角

人民财评:别把“入不敷出”当成“积极财政政策”

添加时间:2011/12/22作者: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布局优化。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等各类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和救助机制。

  这是中国政府重视民生的重要宣示。同时,我们还要提高政府支出的效率,把资金投放到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至关重要、民营企业不愿意或无力投资的领域,包括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医疗、扶贫等等。要优化政府投资规模,避免公共基础设施重复建设。要有长远规划,防止前面建后面拆,并且重视公共设施维护。

  上述目标的实现和措施的落实,都需要必要的财政投入。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时候,我们有必要进行审慎的思考,尤其不能将积极的财政政策等同于长期的赤字财政政策。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们国家为了防止经济增长大幅下滑,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幅增加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带动经济增长。“积极”是与“消极”相对的,任何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都应该是积极的。例如,有利于经济发展且缩小财政赤字的政策也可以称为积极的财政政策。

  近些年来,有些人却将入不敷出的赤字财政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划上等号,给本来让人三思而行的赤字财政政策戴了一顶桂冠。这种提法在概念上是混乱的,在实际上是有害的。

  按照这种逻辑,减少财政赤字的政策或者财政盈余政策岂不成了“消极财政政策”?因为“积极”是褒义词,积极的财政政策意味着好的财政政策,谁还敢提倡与“积极”相对的“消极”财政政策呢?这就容易引起长期的财政赤字,造成政府债务扩大。

  在我国,与“积极财政政策”并列的还有“稳健”财政政策,都是褒义词,两种政策都成了好政策。“稳健”顾名思义就是稳重,不轻举妄动的意思。其实,我国在实行“稳健财政政策”的年头也都是有赤字的,例如,2004-2006年就是如此。稳健财政政策不过是赤字少一点而已。这些年来,除2007年经济过热的年头外,财政基本上是赤字,没有盈余的时候。

  其实,国际上对财政政策早有明确的界定,赤字财政政策、财政盈余政策和预算平衡政策。赤字财政政策一般也叫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盈余政策叫紧缩性财政政策。当然,根据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同时增加支出和税收、保持预算平衡的政策也是扩张性财政政策。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政策,两种政策都可以是好的、积极的。就像中央银行一样,有时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即放松银根;有时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即收紧银根。多年前,我们的财政政策也是一目了然的,如“预算平衡,略有节余”,不说对不对,至少很清楚。

  采用国际通用的提法,政策在名称上没有褒贬之分,有利于大家展开对财政政策的讨论,有利于正确财政政策的出台,也有利于公众对国家经济政策的了解。

  另外,财政政策涉及税收和支出两个方面,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是增加政府支出,也可以是减少税收。我们不能把扩张性的赤字财政政策仅仅理解为扩大政府支出。例如,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也就是说,明年我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重心在“结构性减税”。

  就我国债务问题而言,一些人赞成增加财政赤字、扩大政府债务。他们引用欧盟的财政政策指标加以佐证。其中一部分人认为,只要不超过欧盟警戒线就可以继续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继续增加债务;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欧盟规定的3%赤字率和60%债务率是某个时期的产物,一味强调这两个标准,会限制财政政策工具的有效使用,必要时应突破警戒线的束缚。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和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看,这些看法都是值得商榷的。

  经验告诉我们,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赤字短期内提高经济增长率,但是这种经济增长并不利于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赤字小了,债务降了,也许会影响短期经济增长率,但会增强中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