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重要经济事件
1、十七届七中全会召开
党的十七届七中全会11月1日在北京召开。按惯例,全会为期不超过四天,闭幕后将发布全会公告。
十七届七中全会将讨论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18大提交审议的工作报告稿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稿。
2、日本央行量化宽松再加码
日本央行(BOJ)于周二(10月30日)公布半年度货币政策决议,宣布将资产购买规模扩大11万亿日元至91万亿日元,同时维持0-0.1%的利率水平不变。日本央行表示,将通过资产购买及信贷计划加大宽松规模,其中,商业票据购买增加0.1万亿日元,企业债券购买增加0.3万亿日元,长期国债及财务省(MOF)贴现债券购买各增加5万亿日元,ETFS购买增加0.5万亿日元,J-REITS基金购买增加0.01万亿日元。日本央行还表示,将设立新的信贷措施,来向银行提供低利率长期信贷资金,新贷款计划的规模不设上限。日本央行将维持当前资产购买以及信贷提供目标的最终期限至2013年12月不变,将继续通过强力宽松措施来力争尽快实现1%的通胀率目标。日本央行指出,将基于银行的请求,向其提供信贷资金,额度相当于银行对外发放的信贷额。日本政府代表在与央行发布的联合声明中希望日本央行继续推出强有力的宽松政策,直到结束通缩窘境。
3、欧元集团召开电话会议
10月31,欧元区各国财长召开电话会议,重点讨论希腊问题。在电话会议结束後,欧元集团主席容克重申此前媒体曝光的声明草案内容,称“欧元区财长电话会议呼吁希腊解决在和国际三方谈判中悬而未决的问题,寻求在11月12日结束与希腊有关该国贷款计划的谈判,结束与希腊就紧急贷款谈判取决於该国能否在协议达成前落实已达成一致的改革措施。”德国财长朔伊布勒在容克上述表态的同时也称,希腊取得可观的进展但仍未达成协定,欧元集团不太可能在11月11日或12日之前收到三驾马车针对希腊的最终报告。
一周主要经济数据和事件的点评
1、热钱流入香港和内地
近期有明显迹象表明热钱流入香港,香港金管局在10月22日至11月4日的两周内,为了维持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币兑美元的上限不超过7.75:1,连续10次抛出港币,买入美元,累计金额达322.26亿港元。金管局入市后,截止下周二的香港银行体系结余将增至1,808.68亿港元。尽管这次的热钱规模较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间金管局总干预规模6,461.87亿港元仍相对小,但市场仍对港元是否要继续盯住美元有所讨论。财库局局长陈家强昨在立法会重申,政府无意改变实施近30年的联系汇率制度。
而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多次触及涨停板。但因为中间价有人民银行设定,因此尽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触及涨停板,并未导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升值。目前,国内关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何连续上涨,有不同的说法。有观点认为是热钱流入内地所致,也有观点认为是银行系统的人民币流动性吃紧所致。热钱是否大规模流入内地仍需进一步观察。
2、关注美国总统大选
美国总统将于2012年11月6日举行。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政策走向对经济影响极其重大的背景下,全球第一强国美国的总统大选影响极其重大。并且,两党候选人的政策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同,不同的大选结果,对于短期的财政悬崖,中长期的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税制改革,公共产品供给,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等问题有着不同的答案。关于这些重大问题的市场预期变动将会对短期市场走势产生极大的影响。
未来一周市场展望
美国总统大选之前,观望为宜
未来一周是非常重要的一周,11月6日美国总统大选,11月8十八大召开,11月11日希腊议会就2013年预算进行投票。这三大事件皆有可能对未来的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除十八大胜利召开已成定局,其他两件事情皆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目前,市场主流预期认为奥巴马将连任美国总统,罗姆尼获胜概率较小,共和党将掌控众议院,民主党掌控参议院。如此格局,则财政悬崖爆发的可能性大增,从而短期内利好美元,全线打压风险资产。另外,奥巴马看似拥有解决当前经济问题的最优方案。但大家需要记住的是四年前,世人曾给予其更大的期待。但是在实践中“最优方案”多被雨打风吹去,而无多大的建议性的作用。若奥巴马上台,全球经济恐再陷一个“失去的四年”。
目前,希腊左翼政党对2013年预算案持抵触态度。希腊总理亦无把握确保预算案通过议会审批,但其表示若未获得通过,后果将极其严重。若预算案未或通过,则11月12日之前,三驾马车将无法向欧盟提交希腊债务报告,欧盟也很可能无法向希腊发放总额315亿欧元的贷款,希腊很可能就此离开欧元区。不过,鉴于希腊在此之前已向其养老金下手,预计希腊议会通过预算的概率较大。
另外,下周五和周六,10月份的国内经济数据将公布。
鉴于美国总统大选后果的不确定性,以及其对市场的重大影响,建议投资者在大选结果揭晓之前,观望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