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方迪视角
区域(城市)发展研究与规划
区域(省、市、区)国民经济...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部经济研究与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战略...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政策...
产业发展研究与规划
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研究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园区(功能区)发展研究与规划
工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商业项目策划
商圈分析与商业项目调查
商业项目选址与可行性评估
商业项目定位研究与策划
科技发展与创新咨询
城市(城区)科技发展规划...
创新型城市(城区)建设研究
科技进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企业战略咨询
企业竞争环境研究
企业发展战略制定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论坛策划
论坛方案策划
论坛承办与组织
各类活动(会议)方案策划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
业务咨询:010-58572828
办公室:010-58572826
传真:010-58572827
电子邮箱:zbjjlt@126.com
联系人:王女士
邮编:100120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乙6号京版大厦B座13层

方迪视角

入夏电荒压力加大阶梯电价改革摆上日程

添加时间:2011/06/08作者:来源:南方日报

   进入六月,各地近日持续高温,用电保证的问题再次凸显。在即将进入用电高峰的初夏,电价的一举一动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推行阶梯电价、对部分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进行调整,等等。业内专家认为,受CPI高企等因素影响,年内推行阶梯电价并不容易,但不断加大的电荒预期,也呼吁煤与电建立长效的市场机制,特别是逐步理顺电价,才能解决这一能源“顽疾”。

  名词解释

  阶梯电价改革

  去年10月公布的《阶梯电价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出具两套方案,方案一的“起步价”为110千瓦时,家庭用电量低于110千瓦时,电价保持基本稳定,之后在210千瓦时以内和以上分别进行提价;方案二“起步价”是140千瓦时,起步阶段电价每千瓦时提高1分钱,之后在270千瓦时以内和以上分别提价。

  ●发改委称择机实施阶梯电价业内专家分析:“年内推行不易”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1年1―4月,全国用电量增长12.4%,其中有60%是重工业用电增长,表明高耗能行业增长出现了非正常的反弹。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目前缺电只是局部地区、短时间内的缺电,如果现在状况没有改善,到了第二季度迎峰度夏时,电力缺口会进一步拉大,届时将会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据新华社报道,6月2日召开的华中电网迎峰度夏新闻通气会上传出消息,华中地区今年以来供电形势持续紧张,截至5月底,六省市相继采取有序限电和错峰用电措施,全网限让电量共计40.7亿千瓦时。

  国家电网公司能源研究院战略规划研究所所长白建华6月1日在“电力供需形势与能源发展方式”专题讲座中也透露,整个迎峰度夏期间,华北地区缺电将达600万千瓦,华东地区缺电将达1600万千瓦,华中地区缺电将达700万千瓦。

  5月底,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发改委《关于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意见中提出要“调整销售电价分类结构,择机实施居民用电阶梯电价”,这一提法再度激起人们猜测年内会否实行阶梯电价。

  事实上,早在2010年10月,由于国家发改委公布《阶梯电价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阶梯电价”的提法便开始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在时隔半年之后,这一提法重新引发人们对用电价格走势的关注。

  林伯强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拟将推行的阶梯电价改革主要是针对居民用电,而工业实行的则是区别电价。”居民用电分为三个“阶梯”,分别是基本生活需求、正常家庭生活和奢侈型用电。

  林伯强表示,预计阶梯电价的出现形式将与去年公布的差不多,但对于各地、各居民“不会一刀切”,城市与农村居民、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等因素,可能会实行不同的“起步价”。

  事实上,浙江、四川等省早已开始实行阶梯电价,其中浙江“起步价”设为50千瓦时,四川设为60度。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起步价”相对要高得多,比如日本则设为120千瓦时、韩国为100千瓦时。

  林伯强认为,在目前用电格局颇显紧张、能源价格持续走高的情况下,实行阶梯电价是必需的,应该在保证居民生活用电的基础上,“让富人承担更多一点的社会责任”。

  对于有媒体解读阶梯电价将年内实施的报道,林伯强表示“年内推行不易”,关键需要看有关部门的决心,否则的话很容易像以前一样不了了之。林伯强向南方日报记者透露,受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加上当前能源紧张的格局,预计CPI高企的现象将长期存在,这将制约有关部门阶梯电价推行的力度。

  ●电价局部调整难填缺口“软缺电”成本甚于“硬缺电”

  如果说居民用电可能出现的“阶梯电价”尚属预期的话,那么工业用电早已开始实行的“区别用电”,则已经宣告在当前紧张情况下,高耗能、高污染(“两高”)行业成为限电与加价的对象。

  南方日报记者从广东物价部门获释,目前,广东已对包括钢铁、水泥等8个行业和珠三角地区的焦炭、平板玻璃、造纸等11个“两高”行业的淘汰类和限制类企业实施差别电价。这意味着,这些行业的用电价格要“贵”人一等,这让大部分“两高”企业被淘汰出局。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数据,2010年,中国居民用电占全国用电总量的12.2%,其余85%为大工业和工商业用电。业内人士认为,高耗能行业反弹或是电荒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一边是高耗能行业用电需求的非理性扩张,另一边是电力供应的不足,水电、电网输送能力、火电发电动力不足,都进一步加剧电力缺口的“剪刀差”。

  林伯强表示,2010年火电行业亏损面超过了40%。煤炭价格较几年前则增长了一倍以上,而上网电价却无力消化燃料成本上升的压力,许多火电企业,煤的成本已经占到运行成本的近80%,火电越发越亏,发电积极性降低是此次电力供应紧张的根本原因。

  为提升发电“主力军” 火电的积极性,5月底国家发改委对全国15个省市电价进行调整,其中既包括部分地区的上网电价,也包括一些地区的工农商业销售电价。

  尽管比起4月份对全国10余省市上调上网电价的范围有所扩大,但对于5月的上调能否解决电荒问题,林伯强表示“不好说”。林伯强告诉记者,如果当前局面再不调整上网电价将影响发电的积极性,导致矛盾进一步扩大,因此调价是必须的。然而,此次上调上网电价仍显得有点“破绽百出”,电荒较严重的省份如江浙一带并没有调整,只调整了十几个上网电价较低的省份,而后者是否会如预期一样支援前者,其实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林伯强表示,如果说以前的“电荒”是由于装机容量不足的“硬缺电”,那么目前则是在电力装机充裕的情况下的“软缺电”,由此导致的缺电负面效应对社会影响更大。

  ●未来两年电荒还将蔓延理顺电价和控制煤价才能“根治”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1年1―4月,全国用电量增长12.4%,其中有60%是重工业用电增长,表明高耗能行业增长出现了非正常的反弹。林伯强表示,目前缺电只是局部地区、短时间内的缺电,如果现在状况没有改善,到了第二季度迎峰度夏时,电力缺口会进一步拉大,届时将会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事实上,电荒的预期不只向夏季延伸,明后年都成为人们想象的对象。据国家电网公司预计,未来两年电力供需紧张形势将不断加剧,预计2012年最大电力缺口约5000万千瓦,2013年将超过7000万千瓦。

  为保证电力上游煤炭的供应,5月份国家发改委还推出“重点合同煤价大检查”,期望煤企仍按较低的优惠价格给电企供应煤炭,从而防止电煤缺口进一步扩大。对于已发现擅自涨价的企业,发展改革委要求煤炭企业退还多收的价款。对于拒不服从的,将勒令这些企业不仅退回相关多收款项,还要缴纳相应罚款。

  林伯强告诉记者,尽管电煤的供应有规定中的“重点合同煤”,但其实履约率或不足50%,合同煤与市场煤只要有大的差价,煤炭企业就能找到不进行履约的“好办法”。

  目前,国内通胀形势依然严峻,市场预计5月CPI预计在5.6%左右,“创13个月的新高”,交通银行分析师称,受大旱天气、发改委上调上网和工商业电价及翘尾因素影响,6月份CPI很可能将达到6%。

  随着通胀预期的加大,林伯强认为短期解决电荒的措施是“两头做”:调电价和控煤价。光调电价不够,因为煤价可能会跟着电价涨,因此也要压制煤价。但压煤价不能只针对电煤,而是对所有煤全面限价,这是短期的“猛药”。

  而长期的举措则是建立有效的定价机制。事实上,煤、电、油、气等供需中的突出矛盾和气荒、电荒、油荒,追根究底都是价格问题,最经济的解决方案是建立长效机制,可以采用“摸石头过河”的渐进性改革,建立市场化的价格机制,从而解决电荒“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