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方迪视角
区域(城市)发展研究与规划
区域(省、市、区)国民经济...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部经济研究与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战略...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政策...
产业发展研究与规划
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研究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园区(功能区)发展研究与规划
工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商业项目策划
商圈分析与商业项目调查
商业项目选址与可行性评估
商业项目定位研究与策划
科技发展与创新咨询
城市(城区)科技发展规划...
创新型城市(城区)建设研究
科技进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企业战略咨询
企业竞争环境研究
企业发展战略制定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论坛策划
论坛方案策划
论坛承办与组织
各类活动(会议)方案策划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
业务咨询:010-58572828
办公室:010-58572826
传真:010-58572827
电子邮箱:zbjjlt@126.com
联系人:王女士
邮编:100120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乙6号京版大厦B座13层

方迪视角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破题 首试环首都绿色经济圈

添加时间:2011/05/12作者: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总体规划,将于5月18日在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上首次对外亮相。这也预示着新时期京津冀一体化的实施工作正式展开。

  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是河北省“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战略。河北省政府副秘书长李同亮在阐释该战略时表示,该规划的核心理念就是借地理位置优势,谋求发展方式转变,走绿色发展道路。

  京津冀一体化已在争论和讨论中进行多年,但没有太多实质性推进。“十二五”开局,国家将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一起作为我国发展区域合作的重点区域。京津冀一体化进入国家战略。

  河北省社科院经济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石亚碧指出,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关键是要是弥合河北与京津两地的落差,以实现三地在产业上的对接。

  河北绿色对接京津

  在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内布局4区和6基地。

  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意义明确,区域范围是河北省临近北京的承德、张家口、廊坊和保定四市,重点则是三河、涿州、怀来、滦平等14个县(市、区)。

  河北省历来所承担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首都的生态屏障,这也成为当地经济发展不可更改的一条主线。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石家庄市政协副主席武义青在民建中央的政协提案当中指出,环首都经济圈应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为理念,其核心是一个绿色经济圈,对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天津打造北方经济中心均具有重要意义。

  京津聚集着以金融、软件信息、技术研发、设计创意、财务管理等为主的高端产业,相比之下,河北省所具有的优势则是人力资源的成本优势,例如河北省软件业人力成本约为北京的50%。

  另外,河北省还具有生态环境和发展空间优势。石亚碧认为,应将环首都地区建设成为京津商务休闲、保健等的首选之地。

  围绕绿色的概念,河北省在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内布局了4区和6基地。

  “4区”即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6基地”指养老基地、医疗健康健身基地、休闲度假基地、观光农业基地、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宜居生活基地。

  针对四个城市的不同特点,河北省也给予了每个城市不同的定位。

  承德市具有在旅游、钒钛矿产等资源方面的优势;保定市则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和低碳城市试点等优势;张家口市则要以能源产业和旅游资源为基础,建设成为京冀晋蒙交界的区域中心城市;廊坊市以区位独特和信息产业等优势,建设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城市。

  河北省发改委副主任赵春华在一次公开说明会上表示,要充分发挥四市各自的优势,逐步把环首都地区打造成为经济发达的新兴产业圈、绿色有机的生态农业圈、独具魅力的休闲度假圈、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圈、舒适宜人的宜居生活圈。

  弥合差距

  城市的快速膨胀已逼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

  京津两地已成长为国际化大都市,并开始日益受到城市病的困扰。特别是北京,城市的快速膨胀已逼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

  在这种情况下,京津冀一体化也变得更为迫切。这已不仅仅是区域合作的问题,同时还承载着缓解首都城市治理压力的需求。但此时再谈一体化,则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障碍:河北与京津两地发展水平已出现了明显的差距。

  人均GDP方面,2010年,北京、天津的人均GDP都超过1万美元,河北省仅为4200美元;产业结构方面,北京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5%,天津为45%,河北则35%左右;产业水平方面,北京已初步形成高端化的经济发展格局,天津产业体系亦日渐高端化,但河北的产业优势仍集中在传统的钢铁、农产品等方面。

  石亚碧指出,京津两地与河北省在产业梯度方面出现了比较大的落差,这导致京津两地的产业链很难向河北地区延伸,以至于相关配套产业和产品不得不与区域外地区合作,增加了生产成本。

  “现在河北需要做的是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提升产业配套环境和水平,能够承载京津配套产业的转移。”石亚碧说。

  现在看来,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已经得到了河北省方面的认可。一方面,这个概念可以很大程度上迎合国家和首都发展对河北省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也是河北省相对京津两地而言最鲜明的比较优势。

  针对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建设,武义青认为国家应该在相关政策方面有些突破。

  武义青建议,在劳动力市场高度一体化的情况下,城市间逐步实现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同城化;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实现同标准对接。另外,天津滨海新区和北京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优势,应通过适当方式向河北省各城市的产业园区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