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迪视角
|
 |
浙江“挽救”国资损失达76亿余元
添加时间:2012/04/28作者:来源:
4月27日,浙江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在“检察开放日”现场表示,2009年以来,浙江着重办理涉及土地出让、重大环境污染等领域的国资流失或公共利益遭受损害案件,避免和挽回损失76亿余元。
杭州市民刘栋告诉记者,作为普通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官员“腐败”问题。“国有资产往哪里去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相关领导受到了什么处分?作为老百姓,我们非常关心。”
民众的关注点,也正是浙江检察机关重拳整治的“着力点”。
“2003年,浙江在全国首创督促和支持国有资产经营部门或主管部门起诉追讨国资的‘促起诉’就曾引起社会很大反响。”张雪樵称,2009年至今,浙江检察机关针对涉及民生的环保问题,共向环保部门发出检察建议305件,收到成效299件。
以著名侨乡温州为例,文成县珊溪水库是温州市8个县(市、区)500多万人的饮用水源,被称为温州人的“大水缸”。珊溪水利枢纽管理局曾与胡方统签订《水产养殖承包合同》,但胡方统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导致国资损失、水质污染。
文成县检察院发现该情况后向管理局发出检察建议并被采纳。后胡方统被责令支付首期承包款242万元,并按照协议要求投放了净化、改善水质用的鱼苗。此项监督不仅避免了国有资产的流失,还加强了珊溪水库水源水质保护。
张雪樵表示,浙江今年将开展危害群众生命健康环境执法监督专项活动,助力建设生态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