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迪视角
|
 |
商业大项目接踵而至 打破镇江商贸业沉寂
添加时间:2010/03/24作者:姚秀峰来源:人民网(镇江市委宣传部供稿)

即将开业的欧尚超市

正在建设中的中浩国际广场

近日奠基的苏宁广场(效果图)

八佰伴顾客盈门
大润发来了,八佰伴来了,沃尔玛来了,欧尚来了,万达广场开工,苏宁广场、财富广场奠基,年内将有8家左右五星级酒店要建设……随着一个又一个商业大项目的进驻,镇江商贸业多年来相对沉寂的局面终被打破。
商贸业一直是镇江经济发展的“短腿”,业态单一,设施落后,缺少竞争,眼睁睁地看着消费外流,市民抱怨,政府着急。但似乎在一夜之间,镇江商贸发展的态势发生了巨大转变。是什么,让这些投资者选择了镇江?对于镇江商业的未来,他们又如何看待?众多商业项目入驻,又将给镇江带来什么?
镇江商贸业“相对落后,正在崛起”
“相对落后,正在崛起”。在3月20日举行的全市商贸工作座谈会上,镇江交投公司总经理李坚用这句话概括了镇江商贸业发展态势。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镇江社会零售总额是488.49亿元,而对比周边城市,扬州是618.97亿元,常州是901.44亿元,南通是1086.11亿元,无锡是1651.37亿元。虽然去年镇江商业发展增幅在全省排在前列,但规模仍然偏小。
其实对普通百姓而言,镇江商业发展滞后更切身的体会是,业态单一,缺少竞争,缺少选择,多少年了,就一个大市口,就那么一个商业城。这种现状,导致许多高端消费外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要像抓工业那样抓商业服务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商贸业发展空前重视,商贸服务业招商成了各级政府对外招商的重要内容。大润发、八佰伴、沃尔玛、欧尚、万达、苏宁……一个又一个的商业大项目,一个又一个的城市综合体进驻,丰富了镇江商贸业业态,提升了镇江城市形象,更提振了镇江人对商贸业发展的信心。座谈会上,不少代表表示:“目前镇江的商业市场建设正在赶超常州、扬州,镇江商贸业的崛起指日可待,对此我们充满了信心。”
“镇江的消费能力,给了我们一个惊喜”
就这么多的人口,再加上在苏南相对欠发达的经济发展,这种状况曾经让不少投资者对镇江敬而远之。面对镇江商贸业发展滞后的局面,镇江人曾热切呼唤能有更多大型商场、超市落户,但面对一个又一个的大型商业企业要进来的消息,“市场承载力”“消费能力”等问题又成了许多人的担心。开业不久的镇江八佰伴老总杨兴元的一席话打消了人们疑虑。
镇江的商贸业发展虽然滞后,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这种滞后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空间。再加上镇江优越的地理区位,让华地集团选择了镇江。杨兴元透露,刚开始,华地集团根据对镇江这样一个三线城市的定位,计划投资是1亿美元,但后来的市场调研,让华地高层坚定了信心,扩大了在镇的投资,目前实际投资已经超过了12.4亿元人民币。
“八佰伴开业以来的经营状况远远好于我们和品牌供应商的预期,可以说是给了我们一个惊喜。”杨兴元说,镇江八佰伴开业前三天每天客流量近15万人次,每天的销售额近1500万元,在华地集团系统内创下商场开业销售的新记录。对于许多市民关于“八佰伴内的品牌层次与购物环境不符,缺少更多的国际知名品牌”,杨兴元解释说,许多一线品牌不会轻易进入一个城市,事先会充分考量城市的经济水平,消费能力,虽然现在商业竞争激烈,一些品牌开始向二线或三线城市转移,但对于镇江这样一个市场,一些品牌仍采取观望态度。开业一个多月来,八佰伴的销售尤其是高端品牌的销售坚定了八佰伴和品牌代理商的信心。目前八佰伴引进了欧米茄、卡地亚等高端手表品牌,仅以卡地亚专柜为例,平均每天能卖出2块表,一个月的销售额达200万元左右。
这一信息吸引着正在观望的品牌代理商。杨兴元透露,目前他们已经发出一万多张会员卡,其中不乏辖市区和扬州等周边地区的消费者。今后,八佰伴良好的经营业绩会吸引更多高端品牌入驻镇江。
4月份,登喜陆、帝驼两大高端品牌将开业,后期兰蔻、资生堂等高端化妆品品牌也在引进计划之内。
“商业发展不怕竞争怕垄断”
“高端消费在每个地方都有市场,当然镇江也有,但近年来流失了不少,不要怕来这么多商家会带来恶性竞争,商业发展不怕竞争怕垄断。”
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永红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个地方的实际高端消费能力和潜力一般会超过预期。高端消费虽然人口比例少,但销售额的占比并不低。商业发展不怕竞争就怕垄断,有了竞争就会营造浓厚的商业氛围,就会激发人们的购买热情,最终形成共赢。
是什么让万达选择落户镇江?安永红说,镇江是沪宁线上的重镇,历史悠久,虽然近年来发展慢了些,但这里基础好,潜力巨大,尤其是去年起镇江市委市政府提出跨越发展,后发先至,从目前的形势看,镇江的发展势头很猛,这一点更坚定了万达投资镇江的信心。万达广场将加快建设进程,预计2011年9月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的万达广场将建成开业,包括影城、餐饮、万千百货、电器、娱乐、五星级酒店等,与附近的常发广场、中浩国际广场以及即将落户的颐高IT综合体呼应,一个总面积达52万平方米的大型商贸中心将在站前广场形成。
“在招商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镇江跨越发展态势的显现,以及各级政府对商贸服务业发展重视,外地客商越来越看好镇江,与其说一些商贸企业积极加盟镇江,不如说抢滩镇江。”对于镇江商贸发展态势,市交投公司总经理李坚作出如是评价。他同时建议,镇江下一步商业发展要做的是:布局要合理,业态要多样,品牌要丰富,形成错位竞争的良好局面。
商贸业的发达与否,关乎一个城市的品位和形象。这些年来,因为商贸业发展缓慢,镇江城区给许多人的感觉是像个“小县城”。一系列商业大项目的入驻,丰富和提升了镇江市中心城区的商业业态,让缺少生机的市区逐步走向繁华,镇江这座千年古城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这种态势也让本土企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压力倒逼本土企业加快了提升自我、创新发展的步伐。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近年来,包括镇江商业城在内的本土商家,“改换门庭”的速度越来越快。商业城副总丁晓红表示,今后商业城一家独大的局面一去不返了。竞争的压力促使商业城近两年来加快了提升的步伐,在改善购物环境,调整商品结构、经营业态的同时,商业城位于太和广场对面的百富中心商业广场正在紧张施工。新的商业广场商品档次和购物环境将更加高档和现代,预计将于今年10月份建成开业。
“一些大超市、大商场开业,招聘员工动辄几百上千,今年春节后,餐饮企业用工荒更严重了。”市饮服协会副秘书长何绍珍告诉记者。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大型商业项目的入驻,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为镇江带来了税收,还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随着一些商业项目的进驻,镇江的商业业态和形态将变得更加丰富已是不争的事实。正如八佰伴老总杨兴元所言,当竞争达到一定程度,商家集聚的地段更讲究的是一种“竞合”。多种业态的组合,将使镇江形成既有竞争又有差异互补的商业格局,满足更多的消费需求,让消费群体有更多的选择权。各种商业的影响力相互渗透,形成合力,又将营造出更加广域化、大众化的商业氛围,进一步聚集镇江商业的人气,进而刺激市场消费,在减少消费外流的同时,吸引外来消费,做大市场蛋糕。八佰伴开业后,许多市民已经感受到这种实惠,镇江的商场促销因为竞争开始从“买送”时代转入“买减”时代。一些高端消费群体也开始“回流”。从八佰伴和商业城办理的会员卡记录上看,大力度的促销甚至吸引了扬州等部分周边城市的消费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