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方迪视角
区域(城市)发展研究与规划
区域(省、市、区)国民经济...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部经济研究与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战略...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政策...
产业发展研究与规划
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研究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园区(功能区)发展研究与规划
工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商业项目策划
商圈分析与商业项目调查
商业项目选址与可行性评估
商业项目定位研究与策划
科技发展与创新咨询
城市(城区)科技发展规划...
创新型城市(城区)建设研究
科技进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企业战略咨询
企业竞争环境研究
企业发展战略制定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论坛策划
论坛方案策划
论坛承办与组织
各类活动(会议)方案策划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
业务咨询:010-58572828
办公室:010-58572826
传真:010-58572827
电子邮箱:zbjjlt@126.com
联系人:王女士
邮编:100120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乙6号京版大厦B座13层

方迪视角

中国—东盟自贸区效应促中国企业加大对东盟投资

添加时间:2013/03/31作者:来源:城市_中国网

对东盟投资将驶入“快车道”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已两周年,中国商务部近日表示,随着自贸区《投资协议》的深入实施,双方投资合作面临新机遇,中国对东盟投资将驶入“快车道”,进入更快的发展时期。同时,中国对东盟的投资正向新领域转移,已从传统的建筑业、承包工程,逐步转向能源、制造业和商业服务等领域。

中国企业向东盟各国投资的金额迅速增长,领域不断扩大,2011年中国内地对东盟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5.4亿美元,同比增长13.1%。东盟已成为中国企业在国外投资的第一大市场。虽然中国企业在东盟的投资较东盟在华投资起步晚、数额少,但发展势头很快,近年来,其增速已快于东盟企业在中国投资的增速。

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门联合发布2012年《亚太地区发展报告》中也同样指出,中国对东盟投资将显著增加。中国政府一直为鼓励企业走向世界特别是走向东盟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中国在实施“十二五”规划中需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无疑要进行新的大规模的产业调整,需要转移大量企业,这也将在客观上促使更多企业转到东南亚发展。中国资本输出能力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将为东盟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动力。中国和东盟之间的产业合作将得到更好的机遇,形成更加稳定的区域经济结构。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正式建成,为中国与东盟的双向投资贸易提供了强大动力。据统计,目前中国对东盟的累计投资额已突破200亿美元,而中国和东盟双向投资累计已超过900亿美元。目前,中国在东盟建立了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相继成立,成为双方投融资合作的重要平台。在双向投资增长的背后,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也再次创历史新高,2011年双方贸易额达3623.3亿美元,同比增长24%。

据悉,中方争取5年内在每个东盟成员国都构建一个经贸合作区,为企业在东盟国家开展各类集群式生产性投资创建平台。中国和东盟各国正大力推动互联互通的建设,并加强技术和标准方面的合作,努力为双边投资合作扫清障碍。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

中国鼓励国内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加大对东盟各国的投资。东盟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首选目的地。

“不论从哪个方面看,强调东盟对中国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中国企业在走向世界之前,为何不先走向周边国家?”中国-东盟秘书长马明强近日表示。当前正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加快发展的阶段,而东盟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无论是从地缘角度,还是从经济发展前景看来,东盟国家都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点和热点区域。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一年一度举行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正被打造成为中国企业投资东盟的最佳平台。博览会为促进中国与东盟双向投资,特别在中国企业投资东盟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日前举行的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高官会上,商务部亚洲司司长陈洲表示,中国对博览会投资促进工作非常重视,决心把博览会打造成为中国企业投资东盟特色最为鲜明、效果最为显著的展会平台。

去年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行了投资合作圆桌会,在促进双方投资合作方面达成多项共识,如今这些共识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今年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继续举行投资合作圆桌会议,博览会平台将被更加充分利用,进一步加强10+1投资促进相关机构的联系,为推动双方企业的相互投资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为了给企业投资东盟提供更大的便利,中国政府正着手建立服务保障和风险控制体系,逐步消除财税、金融、外汇、保险、人员出入境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采取许多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走出去”。获得金融支持是企业“走出去”的关键一步,为此,中国在金融服务方面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除了设立总规模为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之外,通过每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金融服务展、金融论坛等活动,组织有意向“走出去”、需要融资的企业与有关金融机构对接,为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营造更好的投融资环境。

有关专家指出,尽管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投资东盟,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优惠政策也给企业开拓市场提供了便利,但目前仍有不少企业对自贸区的规则了解不足,中国企业对自贸区优惠政策的利用率还不到20%,致使不少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付出了更多的代价。因此,利用好自贸区政策仍然有很大的提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