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东盟投资将驶入“快车道”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已两周年,中国商务部近日表示,随着自贸区《投资协议》的深入实施,双方投资合作面临新机遇,中国对东盟投资将驶入“快车道”,进入更快的发展时期。同时,中国对东盟的投资正向新领域转移,已从传统的建筑业、承包工程,逐步转向能源、制造业和商业服务等领域。
中国企业向东盟各国投资的金额迅速增长,领域不断扩大,2011年中国内地对东盟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5.4亿美元,同比增长13.1%。东盟已成为中国企业在国外投资的第一大市场。虽然中国企业在东盟的投资较东盟在华投资起步晚、数额少,但发展势头很快,近年来,其增速已快于东盟企业在中国投资的增速。
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门联合发布2012年《亚太地区发展报告》中也同样指出,中国对东盟投资将显著增加。中国政府一直为鼓励企业走向世界特别是走向东盟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中国在实施“十二五”规划中需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无疑要进行新的大规模的产业调整,需要转移大量企业,这也将在客观上促使更多企业转到东南亚发展。中国资本输出能力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将为东盟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动力。中国和东盟之间的产业合作将得到更好的机遇,形成更加稳定的区域经济结构。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正式建成,为中国与东盟的双向投资贸易提供了强大动力。据统计,目前中国对东盟的累计投资额已突破200亿美元,而中国和东盟双向投资累计已超过900亿美元。目前,中国在东盟建立了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相继成立,成为双方投融资合作的重要平台。在双向投资增长的背后,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也再次创历史新高,2011年双方贸易额达3623.3亿美元,同比增长24%。
据悉,中方争取5年内在每个东盟成员国都构建一个经贸合作区,为企业在东盟国家开展各类集群式生产性投资创建平台。中国和东盟各国正大力推动互联互通的建设,并加强技术和标准方面的合作,努力为双边投资合作扫清障碍。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
中国鼓励国内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加大对东盟各国的投资。东盟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首选目的地。
“不论从哪个方面看,强调东盟对中国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中国企业在走向世界之前,为何不先走向周边国家?”中国-东盟秘书长马明强近日表示。当前正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加快发展的阶段,而东盟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无论是从地缘角度,还是从经济发展前景看来,东盟国家都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点和热点区域。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一年一度举行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正被打造成为中国企业投资东盟的最佳平台。博览会为促进中国与东盟双向投资,特别在中国企业投资东盟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日前举行的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高官会上,商务部亚洲司司长陈洲表示,中国对博览会投资促进工作非常重视,决心把博览会打造成为中国企业投资东盟特色最为鲜明、效果最为显著的展会平台。
去年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行了投资合作圆桌会,在促进双方投资合作方面达成多项共识,如今这些共识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今年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继续举行投资合作圆桌会议,博览会平台将被更加充分利用,进一步加强10+1投资促进相关机构的联系,为推动双方企业的相互投资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为了给企业投资东盟提供更大的便利,中国政府正着手建立服务保障和风险控制体系,逐步消除财税、金融、外汇、保险、人员出入境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采取许多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走出去”。获得金融支持是企业“走出去”的关键一步,为此,中国在金融服务方面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除了设立总规模为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之外,通过每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金融服务展、金融论坛等活动,组织有意向“走出去”、需要融资的企业与有关金融机构对接,为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营造更好的投融资环境。
有关专家指出,尽管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投资东盟,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优惠政策也给企业开拓市场提供了便利,但目前仍有不少企业对自贸区的规则了解不足,中国企业对自贸区优惠政策的利用率还不到20%,致使不少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付出了更多的代价。因此,利用好自贸区政策仍然有很大的提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