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方迪视角
区域(城市)发展研究与规划
区域(省、市、区)国民经济...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部经济研究与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战略...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政策...
产业发展研究与规划
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研究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园区(功能区)发展研究与规划
工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商业项目策划
商圈分析与商业项目调查
商业项目选址与可行性评估
商业项目定位研究与策划
科技发展与创新咨询
城市(城区)科技发展规划...
创新型城市(城区)建设研究
科技进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企业战略咨询
企业竞争环境研究
企业发展战略制定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论坛策划
论坛方案策划
论坛承办与组织
各类活动(会议)方案策划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
业务咨询:010-58572828
办公室:010-58572826
传真:010-58572827
电子邮箱:zbjjlt@126.com
联系人:王女士
邮编:100120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乙6号京版大厦B座13层

方迪视角

西安拟投380亿造新阿房宫 被疑烧钱形象工程

添加时间:2013/08/09作者:来源: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阿房宫赋》描述的“天下第一宫”近期引起舆论关注。古都西安计划投资380亿元再造“新阿房宫”的消息令许多人担心,拆旧建新的阿房宫是否又会成为一个烧钱的形象工程?抑或是借遗址公园之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最终会对阿房宫遗址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一拆一建,阿房宫引各方质疑

  “西周丰镐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唐大明宫遗址”是古都西安现存最著名的四大历史文化遗址。秦阿房宫遗址位于西三环外大约5公里的城乡接合部,早在1961年就成为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媒体报道,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委会和北京首创集团签订合作协议,计划投资380亿元,打造一个“新阿房宫”。北京首创将先投资30亿元改造占地2.3平方公里的“阿房宫国家遗址公园”,使之成为西咸新区标志性区域;然后将以遗址公园为核心,打造占地面积为12.5平方公里的“首创阿房宫文化旅游产业基地”,产业基地首期投资20亿元。

  另一则消息称,在阿房宫遗址附近,原本就有一个已经建成十多年的人造景点——阿房宫景区。该景区占地1000亩,位于西安市三桥街道办聚驾庄村,距离阿房宫遗址200米。在景区建成之初,曾经提出“东有兵马俑,西有阿房宫”的口号。在运营13年之后,这个当时投资2亿元的项目近期被拆除。

  一拆一建,令许多人质疑,认为这又是一次“烧钱的游戏”,是同一主题下的重复建设。另外,大规模投资参与遗址公园建设,也令人联想起著名的“曲江模式”,即以景区古迹为核心,在外围开发酒店、商业、文化、地产等相关产业,让景区带动其他收益。有人认为,这不过是想靠开发遗址抬升周边的地价而已。

  项目方详解规划:并非简单拆建

  对于相关质疑,阿房宫遗址保护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军表示,这一项目并非是重建阿房宫,而是沣东新城全部规划中的一个版块。沣东新城总面积159.3平方公里,分成七大板块,其中一大板块就是阿房宫人文旅游。这一版块中,将建设遗址公园来保护880亩的阿房宫遗址。

  在遗址公园周边,还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复设立了建设控制地带,在此之内对建设的高度、密度、内容都进行严格规范,目前保护规划已经获得国家文物局的批复。此外,版块的最外围将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来跟遗址公园相配套。

  区域的总规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遗址本体,第二是遗址公园,第三是外扩的建设控制地带区,第四是人文旅游板块。沣东与首创的项目合作是其中第四层次的文化产业基地,在建设控制地带之外,与遗址公园没有直接关系。

  对于原有的阿房宫景区被拆除,李军表示,这一景区1995年开始建设,是低水平的人造景点,经营十多年后入不敷出。沣东新城成立后,景区负责人曾专程找过管委会,问能不能把景区拆掉,这样他们不用每年交租金,也不用花钱对景点进行维修、维护。

  “我们没有贸然接受拆除意见,而是依据国家文物局对整个区域的批复意见——保证遗址南北景观视线通廊。刚好这个景区位于阿房宫遗址正南面,超过限高30米,影响视线通廊,我们请示国家文物局后才进行了拆除。”李军告诉半月谈记者。

  据介绍,在整个版块区域内,产业用地为3平方公里,与首创合作项目净用地约为1000亩左右。版块内未来房地产用地不会很多,会有限引进高端品牌房地产商。李军表示,在遗址公园内不会复制宫殿等建筑,而是利用高科技在博物馆里进行历史情景重现。

  阿房宫遗址现状:遭侵蚀、被蚕食

  相关研究表明,阿房宫始建于秦始皇35年(公元前212年),而至秦亡,阿房宫尚未全部建成。汉以后到唐代阿房宫区域因地势较高,曾多次作为屯兵之处。宋代以后,随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东移,曾经煊赫一时的阿房宫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阿房宫遗址逐渐演变为农田,遗址周边开始形成村落。

  根据《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前期研究》,阿房宫遗址区除受自然侵蚀之外,还由于处于城乡接合部,随着遗址区域人口自然增长和外来人口的增多,各类建筑较为普遍,对遗址造成了蚕食。

  “目前,遗址的2/3都在村庄底下,村庄的7000多名村民住在遗址上,每天吃喝拉撒,死了人还要往上埋,对遗址本身就是一个破坏。我觉得建立遗址公园首先为遗址的保护、考古和可持续研究提供条件,否则都压在村庄底下,估计再过40年,夯土就要被挖光了。”李军表示。

  对目前启动的遗址公园建设项目,李军认为有两点好处:第一,周边群众包括西安市民和国际旅游者能看到阿房宫遗址,能有这么大一片中央城市森林公园供大家游玩、健身;第二,为遗址的可持续保护、发展、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专家提醒:要有新意,避免再次失败

  陕西省社科院文化旅游研究所研究员张燕认为,阿房宫项目提出要打造西安国际一流的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必须对它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和风险评估。以前打造“曲江模式”,请的都是有名的专家,但是风险评估后与实际出入很大,考量评估是否真实,政府需要有反测评。

  张燕认为,不能孤立地谈阿房宫文化产业基地,要放在整体城市规模上来看。西安打造了许多大景观,很多模式都十分雷同。“我们要问阿房宫的新意在哪里?是否和现在已经建成的大明宫、法门寺、楼观台、浐灞、临潼有区别?景观体系的优势在哪里?阿房宫景区的打造,必须对其他景区进行研究,这是成功的关键。”

  文化地产专家易介中认为,阿房宫遗址所在区域处于城乡接合部,比较落后,很多百姓愿意搬走,改善生活方式,这也是政府履行的职责。舆论不应被380亿元的数字吓住,这笔钱应该是分级、分期投入,并非一次性投入。

  易介中告诉记者,项目能否成功,谁来做很重要。比如办奥运会,有人赔钱有人赚;世博会有精彩的,也有难看的。现在“新阿房宫”建设,操作过程中缺少一个好的团队,没有世界知名的规划大师来操盘,很难让大家心服口服。

  在台湾,此类项目会有学者、民众共同参与,进行公示公告,这是值得借鉴的。如果该项目的开发,能带动区域形成国际化的生活方式,使当地老百姓受益,社会公众就不必太过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