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方迪视角
区域(城市)发展研究与规划
区域(省、市、区)国民经济...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部经济研究与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战略...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政策...
产业发展研究与规划
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研究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园区(功能区)发展研究与规划
工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商业项目策划
商圈分析与商业项目调查
商业项目选址与可行性评估
商业项目定位研究与策划
科技发展与创新咨询
城市(城区)科技发展规划...
创新型城市(城区)建设研究
科技进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企业战略咨询
企业竞争环境研究
企业发展战略制定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论坛策划
论坛方案策划
论坛承办与组织
各类活动(会议)方案策划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
业务咨询:010-58572828
办公室:010-58572826
传真:010-58572827
电子邮箱:zbjjlt@126.com
联系人:王女士
邮编:100120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乙6号京版大厦B座13层

方迪视角

诺基亚成功地图

添加时间:2010/03/13作者:来源:摘自《透视诺基亚》
    关键成功实践之一:充分利用和驾驭政治资源为产业服务

  芬兰是一个小国家,整个国土面积不到34万平方公里。因此,国内的企业要做大,必须处理好政治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诺基亚发展的早期,对政治资源的驾驭与利用表现得非常突出。从领导人经历到具体的产业机会的把握以及产品的市场开拓等都与政治息息相关。

  1. 理念DNA—韦斯特朗:“政治先于产业”

  在诺基亚集团形成之前,集团前身的3家企业与政治的关系就十分密切而微妙:曾经芬兰橡胶厂的领导人爱德华·波隆就因为在沙俄帝国与芬兰之间的角力而获罪流放。不过也有诺基亚发展相关的人因为抓住政治契机而成就了辉煌的事业,这其中的著名代表是曼纳海姆(C.G. Mannerheim)将军,他在1903~1906年间是诺基亚的董事会成员,同时也是1917年芬兰独立战争时的政府军总指挥官。

  不过,体现诺基亚发展中对政治的态度最明确的一次是诺基亚集团成立后的第一任总裁比约恩·韦斯特朗的一句话—“有人认为商业至上,然后才有政治。我的意见相反,政治优先处理,然后才是产业议题。”由此可见,比约恩设定了诺基亚的企业格局,他曾于1961年担任过一段时间的芬兰“贸易兼工业部”部长,并且坚定的支持当时的芬兰总统。政治优先于产业的理念使其巧妙的运用关系建立起各种政商网络并为诺基亚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2. 与军方合作

  利用与政府方面良好的关系,诺基亚积极发展自己的力量。在国内,诺基亚与军方合作,为芬兰的国防工业制造电子设备,包括炮弹测量系统和沿海大炮、炮艇的火力控制系统等。同时也为位于芬兰南海岸的Loviisa核动力工厂开发控制系统。诺基亚的领导人对芬兰国内的核反应堆建设也非常热心,比约恩是在20世纪70年代决定在芬兰建立两座私人核反应堆的主要参与者,而其继任卡利·凯拉莫也在芬兰进行游说建造第五座核反应堆。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合作虽然涉及面并不大,但是却具有一定的象征作用。它们为诺基亚日后的研究奠定了有力的基础;也是诺基亚能够很好地处理政企关系,利用与驾驭政治资源的又一佐证。

    3. 敏锐跟进政策变化,把握“军转民”的产业先机

  从诺基亚的整个发展史来看,其电子业务方面的成长中,公司明确的战略与业务目标举足轻重,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芬兰产业政策对于诺基亚的影响。诺基亚根据芬兰的政治、经济方面的形势适时调整方向,并迅速做出应对的措施方面做的十分突出。

  在20世纪80年代,欧洲共同体内部弥漫着浓重的贸易保护主义的硝烟,各国对电信的管制非常严格,其内部的各公司没有自由竞争的空间与机会。当时的芬兰由于不是欧共体的一员,并不受此约束,其内部是一个相对开放与自由的市场。诺基亚受益于此。在芬兰,诺基亚借助芬兰解除电信管制的情势,较早的着手研究通信,与其国内的国营与私营企业共同竞争。技术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正是这先发优势,使得诺基亚可以在欧洲管制放松时,占据有利地位。

  1993年,欧共体转化为欧盟,国家贸易之间的障碍被扫除。对运营商的解除管制开启了通信业各公司之间的竞争。诺基亚又抓住机会利用各种方式打入欧洲其他国家,转变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欧洲企业,并为进一步成为世界级企业做好准备。

  4. 利用政治优势强势占领国内市场

  诺基亚会有意识的利用其在政治上的良好关系为其在国内市场扩张上服务,对爱立信收购的狙击就是一个公司利用政治关系为自己的发展开路的明显表现。

  当时的瑞典爱立信芬兰子公司试图获得向苏联出口商品的许可证,不过被以其产品中非芬兰生产的组件部分超过20%的理由拒绝了。在与苏联贸易的同时,诺基亚对于国内市场的控制也并不放松,它采取各种方法尽量不让对手瓜分其市场领域。当瑞典爱立信试图收购芬兰国有Televa Oy公司时(Televa Oy向苏联出口电话交换机),芬兰政府否决了这一提案,但是却在1981年6月批准诺基亚收购Televa Oy。

  5. 政治中立下的东、西方左右逢源

  诺基亚地处北欧小国芬兰,而这一百多年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等诸多国际大事件对芬兰来说意义重大。对于每一次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化,芬兰都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诺基亚更是如此。可以说,诺基亚能够由小到大并取得今天的成就,其巧妙的平衡之术是制胜砝码之一。

  芬兰与俄罗斯在地缘上有着1 000多公里的边界线,两国之间有着长期的政治、经济方面的往来。因此,两国之间的关系变化成为诺基亚历史必不可少的一段。与俄国、前苏联以及现在的俄罗斯之间的贸易往来对诺基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1917年12月6日宣布独立之前,芬兰是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一个大公国,经济上依赖于俄国。而独立之后,芬兰奉行政治中立的路线,在经济上与新成立的苏联依然有频繁的贸易往来。这一阶段诺基亚的贸易往来与芬兰的国际地位密不可分,此时的诺基亚与俄罗斯以及随后的苏联贸易频繁。冷战开始,芬兰恰当的表明其中立的立场,使其并未受到太大的波及,最终在双方冷战的夹缝中生存了下来并逐渐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动荡,苏联解体使诺基亚完全终止了与苏联的贸易,转向欧洲与美国市场。芬兰其后开始加入欧盟,为诺基亚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正是政治中立下的东、西方左右逢源使得诺基亚存活并壮大起来。

  关键成功实践之二:未来取向的技术开发与合作式的创新模式

  对于属于高技术范畴的移动通信行业来说,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方面之一。在通信行业的发展中,诺基亚总是坚持未来取向的技术开发与合作式的创新模式并举,从相关人才开发、研究方向的选取等方面都坚持技术导向,为企业在技术上的创新做了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