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方迪视角
区域(城市)发展研究与规划
区域(省、市、区)国民经济...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部经济研究与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战略...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政策...
产业发展研究与规划
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研究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园区(功能区)发展研究与规划
工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商业项目策划
商圈分析与商业项目调查
商业项目选址与可行性评估
商业项目定位研究与策划
科技发展与创新咨询
城市(城区)科技发展规划...
创新型城市(城区)建设研究
科技进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企业战略咨询
企业竞争环境研究
企业发展战略制定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论坛策划
论坛方案策划
论坛承办与组织
各类活动(会议)方案策划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
业务咨询:010-58572828
办公室:010-58572826
传真:010-58572827
电子邮箱:zbjjlt@126.com
联系人:王女士
邮编:100120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乙6号京版大厦B座13层

方迪视角

味千被指危机处理彻底失败 下半年可能亏损

添加时间:2011/08/17作者:来源: 新华财经

味千被指危机处理彻底失败 下半年可能亏损

    编者按:记者在成都市高新区石羊场调查发现,种种迹象显示,位于石羊场的味千经营场所就是其川渝加工中心,但味千员工表示仅是配送中心。而在当地工商、质检、食药监等管理部门调查后发现,均没有任何与味千相关的记录。业内人士称“味千实际上是败给了自己”,味千虚假宣传和对此闪烁其词的态度重创了品牌形象,也消减了消费者的信任度。上海餐饮协会副秘书长金培华表示,预计下半年味千恐陷入亏损泥潭。 

     味千加工中心现身成都

据知情人士说,目前味千成都加工中心位于成都市高新区石羊场。无独有偶,味千在网络招聘时,曾多次留下同一个地址—石羊场新加坡工业园南二路5号。招聘职位多为生产、物流方面工种,与加工中心所需的职位基本吻合。这是否是味千成都加工中心所在地?

8月12日,记者前往成都市高新区石羊场实地调查。

当天中午,在搜寻两个多小时无果后,记者来到位于新园大道10号的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石羊派出所。

该所一位民警表示,辖区内确有一家味千拉面加工点,但没公开挂牌。“出派出所门口,往前走一小段路,右拐有一个停车场,进入停车场再往里走有条小巷子,右边的一排平房就是味千加工点。”该民警告诉记者。

    停车场入口处的门卫室,大门敞开,空无一人。一把印有味千商标图案的遮阳伞斜靠在门卫室的后墙上,伞面积满厚厚的灰尘。

    几位从门口路过的环卫工告诉记者,这家面条加工厂,已生产好几年。“里面那排平房就是味千的面条加工厂。”一位年纪稍大的女环卫工肯定地说。

    记者往停车场深处前行约五六十米,右手边就是那排平房。平房紧锁,大门旁边搭建了一个十分简陋的棚子,周围全是散落的废弃物,如同一个垃圾场。这让记者很难跟味千拉面高档快餐的形象联系起来。

    再现瞒报门 成都加工中心从未报工商质检药监

    8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成都市高新区石羊工商所。该所工作人员通过内部系统查询后告诉记者,没有查询到辖区内任何有关味千的登记注册记录。当工商人员前往该加工中心时,这里已大门紧锁。工商人员表示,他们将进一步调查。不过,据参与检查的工商人员透露,经询问园区物管后确认,这里就是味千拉面的加工中心。

    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监管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味千拉面方面没有向该局提出申请许可。

    于是,记者又来到成都市质监局,该局食品处相关负责人查询资料后告诉记者,目前,在成都市高新区石羊场,没有味千提出申请的任何记录。

    味千被指危机处理彻底失败

    与蒸发的巨额市值相比,味千面临的更大难题是品牌受损。“骨汤门”之后,味千店内的客流持续降低,有外资分析员指出,近日味千在内地的销售仍未有止跌的迹象。此外,这种影响还蔓延到味千的其他产品身上,“骨汤门”之后,味千拉面的袋装面也出现滞销,商家不得不实行“买一送一”的促销。而“骨汤门”带来的销量下滑短期内并不容易消退,法巴银行指出,预料味千店面的销售额会一直下跌,“到明年下半年才有望恢复”。

    “味千实际上是败给了自己”,在业内人士看来,味千虚假宣传和对此闪烁其词的态度重创了品牌形象,也消减了消费者的信任度。法巴银行指出,虽然“骨汤门”不涉及食品安全,但其危机处理明显不及在肯德基“苏丹红”事件中的百胜。

    下半年恐陷亏损

    据记者走访了解到的情况,上海几大主要商圈的味千客流量至少下降了一半。而面对每日高额的成本消耗,味千恐难长久支撑。味千2010年年报的数据显示,味千人力成本占营业额比例约为17.6%,租金占营业额约13.2%,存货成本占营业额约30.8%,折旧成本占营业额约5.4%,其他包括水电、广告、特许费等成本开支占营业额12.3%。汇总后,去年所有成本开支占营业总额的近80%,也就是说,一旦营业额下降20%,很可能陷入亏损。而上海餐饮协会副秘书长金培华告诉记者,今年餐饮业人力、租金、食材等成本直线上涨,餐饮企业成本压力极大。味千此刻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如果现状得不到好转,预计下半年味千恐陷入亏损泥潭。

    此外,“骨汤门”事件也打乱了味千在中国内地的拓展计划,“已经暂停了开新店计划,目前正在进行网上的宣传、店面宣传、对员工的培训,以便更好应对顾客质疑及对原料供应做整体排查等工作。”上述上海味千内部人士称。

    大品牌频频失信 凸显监管失职问题

    由于监管不力,加之相关法律法规缺失、配套处罚措施不完善,让一些企业钻了空子。由于企业违法成本低,处罚往往是九牛一毛,难以起到惩戒作用,使得一些大品牌、洋品牌自恃强势而罔顾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甚至是有恃无恐地失信于社会。

    监管不力,当然也不是无缘无故的。在很多地方,那些大品牌、洋品牌都是当地的重点企业、纳税大户,都会受到地方上的特殊保护和照顾。于是,监管形同虚设,猫与老鼠“和平共处”,甚至,当违法者被媒体曝光了,有关部门还会出面庇护一下。当然,我们更不能排除一些执法机构“养鱼执法”,从中渔利。

    大品牌失信,监管失职,两者互为因果,导致恶性循环。面对监管的失职,如果没有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那么,“××门”必然会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