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方迪视角
区域(城市)发展研究与规划
区域(省、市、区)国民经济...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部经济研究与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战略...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政策...
产业发展研究与规划
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研究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园区(功能区)发展研究与规划
工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商业项目策划
商圈分析与商业项目调查
商业项目选址与可行性评估
商业项目定位研究与策划
科技发展与创新咨询
城市(城区)科技发展规划...
创新型城市(城区)建设研究
科技进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企业战略咨询
企业竞争环境研究
企业发展战略制定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论坛策划
论坛方案策划
论坛承办与组织
各类活动(会议)方案策划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
业务咨询:010-58572828
办公室:010-58572826
传真:010-58572827
电子邮箱:zbjjlt@126.com
联系人:王女士
邮编:100120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乙6号京版大厦B座13层

方迪视角

华企海外并购如何绕过贸易保护主义

添加时间:2013/07/09作者:来源:

   近年来,一些中国公司在美国投资并非不可能,但已被证明非常难。美国的保护主义对中国投资的阻击出现在各个领域,从油田到洗衣机,再到手机。

  去年,美国国会以所谓威胁国家安全为由,拦下了华为和中兴两家公司与美国政府以及政府承包商的大部分合同,这是迄今为止贸易保护主义对华企投资最引人注目也最令人不安的一次出击。

  事实是,美国一方面深深得意于自己身上“世界第一资本主义经济体”的光环,一方面却是同样愈演愈烈的保护主义倾向,驱动这种倾向的则是对失去经济主导地位的恐惧,或出于对中国投资可能损害美国国家安全的担忧。

  敌意往往针对中国公司的对美直接投资,这说明了美国内心深处对中国在国际上以及美国国内不断扩大的经济和军事影响力的焦虑。

  即便如此,通过发挥自身的强项务实和耐心,以及同本地市场与伙伴合作,一些重要的华企找到了一条绕过贸易保护主义的投资路径。它们通常采用对地方性项目进行投资或收购少量股权,而避开对全国性企业或控股权的收购案。这种务实的策略非常成功。

  善用这一战略的最好例子来自中国两家最大的符号性企业:国有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一家国际能源巨头,另一家是海尔,同样是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及家电领域的佼佼者。二者在本世纪头10年都曾受到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困扰。

  2005年,中海油出资185亿美元竞购加利福尼亚能源企业优尼科,很快就遭到美国国会议员的反对,他们认为交易会将最重要的能源交到中国人的手上。而且,美国的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这个专门审核跨国公司交易的跨部门机构,声称它将建议总统阻止收购。很快,中海油退出竞购。

  优尼科一役受挫后,中海油开始重新思考在美的投资战略,并定调于对区域性项目的少数股权投资上。之后,它低调地收购了几个墨西哥湾深水油田以及位于科罗拉多州和怀俄明州的页岩油田和天然气田的少数股权。今天,中海油已经是在美国运营得最为成功的华企之一。

  当海尔在2005年试图收购美泰克(Maytag,美国四大家电生产公司之一)时,遭遇了类似的麻烦,虽然一些客观的观察者们不明白一家生产洗衣机和空调的公司如何能威胁到国家安全。最终,来自政治方面的阻力迫使海尔撤回了其出资13亿美元的竞标。

  之后,海尔把目光从知名企业身上移开,转为投资区域性企业的策略。早在2000年,海尔在南卡罗莱纳州投资4000万美元开办了一家工厂,这是它在美国的第一笔投资。之后,海尔在曼哈顿建立了美国运营总部,并在新泽西、北卡罗莱纳以及阿肯色州建立了制造和物流分支。

  虽然中国的直接投资能带来巨大利益,美国国会却很可能继续在不断增加的中国在美投资方面设置障碍。然而,美国地方上的州和城市政府则不同,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对华企能为当地带来的资金和就业求之不得。

  很显然,中海油和海尔以及像它们这样的其他中国企业,将自身的利益诉诸于美国地方层面的资本主义精神。它们找到了一条前进的道路,既保持了对自身传统和历史的尊重,也认识到美国国家层面广泛存在着的保护主义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

  它们的故事为任何寻求在美国站稳脚跟的企业提供了一种非常精明的策略,也让人们看到希望:中美之间的经济互动可以促进两国民众更深的理解和更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