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经济创新有多强?
12月29日,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中关村指数2021”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中关村示范区新设立科技型企业2.6万家,企业获得风险投资280.8亿美元。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哈妮丽研究总监发布“中关村指数2021”研究成果。指数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关村示范区持续高质量发展,中关村指数2020年达到251.3,较上年提升28.9。从五个一级指数来看,开放协同指数增长最快,较上年提升52.2,达到230.9;创新引领指数持续上升,较上年提高43.6,达到301.6;高质量发展指数增长较快,较上年提升32.8,达到213.0;双创生态指数较上年提升13.0,达到388.9;宜居宜业指数稳中有进,较上年提升3.0,达到122.1。
发布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巨文忠指出,中关村已经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创新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在全国高新区中树立了一面旗帜,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未来,中关村要瞄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标,更加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积极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当好新时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
高精尖产业集群不断壮大,高质量发展孕育新动能
中关村示范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两大产业,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布局面向未来、有爆发式增长潜力的新赛道,聚集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汇聚经济发展新动能,引领支撑首都高质量发展。2020年高质量发展指数快速增长,为213.0,较上年提升32.8。从二级分项指数来看,创新经济指数233.9,较上年提升50.2;质量效益指数192.0,较上年提升15.4。

图3中关村高质量发展指数
经济发展韧性彰显。2020年中关村示范区实现增加值11308.2亿元,同比增长8.4%,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1.3%;实现总收入72276.4亿元,同比增长8.8%,占全国高新区总收入六分之一。收入结构持续优化,技术收入16027.4亿元,占示范区总收入22.2%,占比较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对总收入增长贡献率达到44.0%。
“高精尖”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引领支撑作用强劲,2020年实现总收入3.5万亿元,占示范区总收入的48.6%,同比增长17.8%,是示范区高精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生物健康产业竞争优势凸显,实现总收入2937.1亿元,同比增长6.3%;2020年有4个一类新药获批上市,占全国三分之一;累计25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占全国四分之一。人工智能、机器人、新材料、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新赛道亮点纷呈。
数字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总收入2.2万亿元,同比增长25.4%,对中关村总收入增长贡献率76%。一是新技术领域优势凸显,在人工智能领域,CB Insights发布的2021年全球AI 100强榜单中,中国有6家企业上榜,其中4家企业来自中关村;在大数据领域,中关村有26家企业入选“2020年中国大数据企业50强”,占全国的52%,数量位居全国首位。二是新模式加速成熟,聚集了平台型企业200余家,19个项目入选工信部“2020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占全国的18.1%。三是新业态加速涌现,尤其是疫情催生的协同办公、新零售、互联网医疗等新业态呈爆发式发展,2020年互联网医疗企业收入实现同比40%以上增长,在线直播企业收入实现20%以上快速增长。
创新型企业矩阵加快形成。一是创新型领军企业不断增多,2020年中关村示范区有亿元以上企业3991家,上市企业中千亿企业14家,7家企业入选Brand Finance发布的“2021全球科技品牌价值100强”,28家入选福布斯“全球上市2000强”。二是高价值高成长企业队伍持续壮大,截至2020年底,示范区上市企业406家,其中境内287家,境外119家,总市值突破10万亿元,18家企业市值超千亿元;独角兽企业93家,其中估值超百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企业4家。三是科技新锐企业持续涌现,截至2020年底,依托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与新材料等12个赛道挖掘了400多个优质硬科技企业和团队。
创新创业生态持续升级,硬科技创业焕发新活力
中关村示范区着力打造全链条全生命周期专业化国际化的双创服务体系,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孵化。2020年,双创生态指数稳步增长,为388.9,较上年提升13.0。从二级分项指数来看,成果转化与孵化指数稳步提升,为573.9,较上年提升23.5;创业活力指数为203.9,较上年提升2.5。

图4中关村双创生态指数
同时,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不断增强,开放创新构筑新优势。中关村示范区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国际创新合作,高端资源吸引力、国际拓展影响力、区域合作协同力不断提升。2020年,开放协同指数增势强劲,达230.9,较上年提高52.2。从二级分项指数来看,资源引入指数明显提升,达372.6,较上年提高117.6;国际拓展指数达180.6,较上年提高22.3;区域协同指数稳步提升,达139.4,较上年提高16.6。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连续十四年开展中关村指数研究,今年是第十年向社会发布中关村指数报告。中关村指数客观、全面评价中关村示范区的创新发展,被誉为中国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中关村指数”包含创新引领、双创生态、高质量发展、开放协同、宜居宜业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以2013年为基期,进行测算合成,直观有效刻画中关村创新发展的新动态、新特点、新趋势。
(编辑:温红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