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YJA007)
承担单位: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
立项时间:2019年9月
立项背景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是加快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随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和市级行政机关搬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进入全面提速阶段,行政办公区、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等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但从打造首都重要“一翼”、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高度来看,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也面临着发展腹地不足、与周边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制约因素。
廊坊北三县与城市副中心地域相邻,地处京津冀交界的核心区域、京津发展轴和京唐秦发展轴的交汇点,区位优势独特。近年来,北三县采取“贴边”发展,与城市副中心交界部分区域开发强度不断加大,有些地区已连为一体,实际上形成了较大的城市化区域。2020年3月《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实施,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的原则,全面推动两地协同发展,着力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在这一背景下,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统筹发展研究”课题,从深化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将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成首都重要“一翼”的视角出发,研究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统筹发展的理论基础、现状问题、推进思路和关键着力点等重点问题,对于促进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优化首都空间发展格局、支撑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项目概况
本项目研究周期为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31日。期间,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主要成员,对标项目研究任务与进度安排,有序开展资料收集、实地调研、框架设计、阶段性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撰写与修改等各项工作,形成了涵盖八章、22节共9万余字的研究成果,较好地完成了项目任务书预期的研究任务和目标要求。
报告充分考虑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及内在规律、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的独特性要求,构建了具有区域特点的研究逻辑思路。系统总结了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区域基本概况、统筹发展现状特点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了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等新形势要求,积极借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经验,研究提出推动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统筹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关键着力点。比如,北京减量发展背景下,空间统筹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报告聚焦交界地区开发强度过大、缺乏成规模体量的首都功能集中承接区域等问题,提出具体管控引导机制;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统筹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共同打造首都重要“一翼”的短板也是产业,报告立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重点聚焦市场化推进机制,提出跨区域产业链共建模式;人是区域统筹发展的关键要素,报告提出以人为中心,构建与人的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治理模式。
项目社会影响
项目研究成果从可持续发展和减量发展视角出发,能够进一步丰富人口经济密集地区跨区域协同发展的相关理论,为切实推进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协同发展提供现实可行的模式、路径和政策建议,也能为我国推动跨省域毗邻地区协调发展提供相关经验与示范,具有一定的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