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迪动态
|
 |
方迪智库发布“中关村指数2024”
添加时间:2024/11/22作者:来源:
“中关村指数2024”视频
2024年11月18日,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在京发布“中关村指数2024”。发布会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弘研究员主持。北京市相关委办局、中关村各分园、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主流媒体记者等近100人参加发布会。

“中关村指数2024”发布会现场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弘研究员主持发布会
中关村指数由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联合编制,已连续13年向社会发布。中关村指数指标体系由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双创生态、开放协同、宜居宜业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构成,以2013年为基期,加权合成综合指数及五个一级指数,旨在直观有效刻画中关村示范区创新发展的新动态、新特点、新趋势,成为表征我国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中关村指数2024”结果显示,综合指数329.4,较上年提升19.9个点,体现出中关村示范区稳中有进的总态势。五个一级指数中,创新引领指数478.0,较上年提升72.2个点,增长最快;产业发展指数262.8,较上年提升17.2个点,回升向好;双创生态指数477.9,较上年提升12.2个点,平稳增长;开放协同指数303.4,宜居宜业指数124.6,与上年基本持平。中关村示范区锚定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强化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总体呈现出增势平稳、创新提级、结构向优、动能向新的发展特征,对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研究总监哈妮丽发布“中关村指数2024”研究成果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宇蕾出席发布会,对中关村指数研究编制工作表示充分肯定,认为通过指数形式刻画中关村示范区发展的新动态新特点新趋势,对于社会各界了解中关村、关注中关村提供了重要窗口。张宇蕾副主任介绍到,近年来北京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关村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指示精神,重点从充分发挥中关村改革“试验田”作用,持续提升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动分园高质量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打造开放创新生态等六方面进行探索,有力支撑首都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张宇蕾副主任表示,中关村将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部署要求,以改革谋发展,瞄准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战略目标,加强部市协同、市区联动,共同推动落实《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以理念领先带动原始创新、人才发展、一流企业、高端产业、开放创新生态的全面领先。一是着力打造全球领先的原始创新策源地,率先实现基础前沿领域领先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二是着力建设世界高水平人才高地,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服务体系;三是着力培育世界一流的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四是着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五是着力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形成对各类创新要素的强劲吸引力。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宇蕾讲话
发布会上,企业代表小米集团公共事务副总裁吴姣认为,“中关村指数2024”折射出中关村企业生生不息的创新韧性。小米集团在短短14年间从初创公司发展成为全球知名企业,得益于扎根中关村这片创新沃土。小米集团始终坚持“技术为本”,聚焦AI、5G、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推动“深耕底层技术,长期持续投入,软硬深度融合,AI全面赋能”的科技战略升级;打造协同开放创新生态,构建新一代AIoT开放创新平台,深度整合AI和IoT能力,为用户、软硬件厂商和个人开发者,提供智能场景及软硬件生态服务;强化人才“第一资源”,研发人员占比近50%,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产教融合共同体,探索新工科教育改革,加强联合攻关和人才培养。未来十年,小米集团将力争成为全球新一代硬核科技企业的领导者。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穆荣平研究员认为,中关村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中承担了重要使命,从最早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到中关村科技园区,再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现在步入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新阶段,每十年左右国家就赋予中关村一个新的重大实践任务。中关村在人才、技术、产业、国际交往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未来要把握数字化转型、科研范式深刻变革等新趋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创新优势”转变为“发展胜势”,引领带动京津冀及全国的创新发展,更加主动地融入和塑造全球创新网络,打造世界科技园区发展的重要标杆。穆荣平研究员建议,用好中关村指数,深度挖掘指数背后的亮点模式和经典案例,更好服务政府决策。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穆荣平研究员发言
科技部火炬中心原副主任、北京盛景嘉成投资合伙人杨跃承认为,中关村是世界上少有的智力密集区,是国家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在全球科技园区中具有重要影响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表现出科技创新要素高度集聚、技术和产业策源能力突出、引领硬科技创新创业方向、创业投资保持高活跃度和高强度、创新创业生态良好等特征。从中关村指数可以看出,中关村的发展展现了中国当下发展的时代方位。中关村担当着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践行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战略使命,一直以来持续着力前沿科技、硬科技,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着力产业主线、企业主体,提升国际竞争能力;着力高级化的大尺度创新生态,提升支撑能力;着力全球创新网络枢纽建设,提升开放协同创新能力。未来,中关村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要围绕国家战略重点谋划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进一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提升创新系统的有效性,在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及未来产业发展上有更大作为,成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和战略高地。 
科技部火炬中心原副主任、北京盛景嘉成投资合伙人杨跃承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