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媒体报道
区域(城市)发展研究与规划
区域(省、市、区)国民经济...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部经济研究与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战略...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政策...
产业发展研究与规划
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研究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园区(功能区)发展研究与规划
工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商业项目策划
商圈分析与商业项目调查
商业项目选址与可行性评估
商业项目定位研究与策划
科技发展与创新咨询
城市(城区)科技发展规划...
创新型城市(城区)建设研究
科技进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企业战略咨询
企业竞争环境研究
企业发展战略制定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论坛策划
论坛方案策划
论坛承办与组织
各类活动(会议)方案策划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
业务咨询:010-58572828
办公室:010-58572826
传真:010-58572827
电子邮箱:zbjjlt@126.com
联系人:王女士
邮编:100120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乙6号京版大厦B座13层

媒体报道

北京会展 走向何方?

添加时间:2011/04/01作者:袁 雯 何 芬来源:《中国会展》2011第5期

   “十二五”时期是北京全面推进世界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会展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会展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一个城市拥有的国际会展品牌越多,标志这个城市的国际化程度越高,加快会展业发展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北京要从世界城市建设高度,充分认识会展业在首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北京“国际会展之都”的建设步伐。

一、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1。原有资源优势明显减弱,会展业发展面临其他城市的激烈竞争

北京拥有丰富的行政资源,是大部分商会、行业协会总部的所在地,因此北京的国有单位在会展资源配置方面的主导地位比较稳固:北京会展场馆所有者和经营者以中央单位、国有企业为主,大型品牌会展、多数节庆活动大多数由行业协会、商会以及政府牵头主办。国有单位为北京会展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会展业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也显露出创新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

与此同时,上海、广州等城市利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市场机制比较健全的优势,推动会展活动主体多元化,区域性行业协会、商会、民营会展企业等新兴会展主体蓬勃发展,会展业竞争力日益增强。近年来北京多年来培育的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全国五金商品交易会等规模品牌展览纷纷转移到上海、南京、成都等地举办。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北京作为我国品牌专业展览、大型国际展览聚集区的地位正在动摇。据中国会展研究中心统计,2009年全国主要会展城市举办的规模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展览共计254个,其中上海47个,居各城市首位,北京次之,但数量与上海相距甚远,仅有上海的一半;广州紧随北京之后,大有赶超之势(图2)。从规模以上展览的总面积来看,北京为154万平方米,尚不足上海的一半;与广州相比,即便广州扣除广交会225万平方米的总展出面积,仍然比北京超出53万平方米(图1)。

图1  2009年我国3万平方米以上规模展会数量前六位城市展览数量及面积  

   数据来源: 中国规模以上展览机构调研分析报告(2009)

2.会展业多头管理,缺乏全市统一的行业管理和促进机构

    北京市目前尚未设立统一的、权威的会展业管理和促进机构,仍然沿用分类管理和分级管理的办法,带来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行业主管机构不明确,行业发展的重大决策没有具体机构予以落实,在多方面存在政府缺位或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二是中央、地方会展审批部门各自为政,多头审批,政府公共服务部门、会展业行业协会和办展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会展活动运作缺乏统一标准,效率低下。比如,一般在京举办展会需要提前2个月办理相关手续。另外,北京作为首都城市,对于大型活动(包括大型会展)的安全事项非常重视,对责任追究更是严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会展主体在北京办展的积极性。

二、要抓住四个着力点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对北京会展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战略需求,首都丰富的文化、科技、旅游等资源优势,日益宽松的政策环境,为北京会展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国内其他大城市对会展资源的竞争则给北京会展业发展带来了严峻压力。“十二五”时期,北京会展业发展必须有新的突破,北京要抓住会展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要有大手笔、大动作,有效遏制展览活动数量下滑趋势,推动“会”和“展”的全面振兴,实现会展业的跨越式发展。

1.培育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会展业市场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北京不能固守行政资源、商会总部、协会总部资源优势,而要着力发展多样化的会展活动主体,优化会展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寻求会展业发展的新突破。

    深化改革,激活一批会展主体。引导包括会展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场馆运营单位、会展服务机构在内的国有会展企业打破官商作风,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增强市场意识,强化服务意识,树立品牌意识,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瞄准细分优势领域,培育一批有活力的会展主体。围绕文化创意、能源环保、航空航天、文化艺术、广播影视、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北京具有明显优势的行业领域,引导和鼓励各类经济组织成立会展企业,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在专业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品牌会展。

    加大招商力度,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外资及外埠会展企业。积极营造会展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类会展企业提供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 

    深化国际合作,对接一批国际组织。大力引进各类国际组织的总部、地区总部、职能总部、常设机构乃至分支机构、办事处等,成为国际组织的重要集聚地,以吸引更多大型国际会展活动落户北京,提升北京在国际事务包括国际会展活动选址中的话语权。

2.优化全市会展业空间格局

    按照“三环以内重会议轻展览,展览功能外移”的原则,优化北京会展业发展空间格局。首都功能核心区主要发展会议业,通过对现有高档商务会议中心、星级酒店等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利用,走精品化、高端化路线,提升接待总部企业和中央机构高端会议的能力。首都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兼顾会议和展览,积极培育和吸引各类大中型会议、论坛、展览及重大节事活动。生态涵养区选取怀柔雁栖—怀北镇、丰台王佐镇青龙湖等交通便利的小城镇,完善会议会展设施和配套设施,吸引高端会议、商务会议,打造会展特色小镇。

    三环以内的老场馆可以考虑保留场馆品牌,陆续实施易地重建。如新国展在立项之初,其实是作为老国展的易地重建项目。今后要加快新国展周边的交通、通讯、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医疗、邮政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分担老国展的展览任务,实现老国展的真正易地搬迁。三环至五环之间的会展场馆可以通过原地改扩建来实现场馆扩容、品质提升。会展场馆升级改造工程主要包括改造外立面和提升内部格局,全面更新水、电、通讯设施,新增现代化的翻译、传播系统、24小时安全监控和消防喷淋系统等,增设大型报告厅、多功能会议厅等,使展馆能基本达到接待国际性、现代化展会的硬件标准。今后新建的会展场馆(包括易地重建的会展场馆)应尽量分布在五环之外,推动展览功能外移。

3.塑造“北京会展”形象

   “北京服务”是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的城市品牌, “北京会展”是“北京服务”的重要组成和子品牌。北京要吸引和培育并重,促进更多高层次会展活动落户,显著提升会展业品牌影响力。

    大力提升已有的标志性会展品牌。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推介活动、延长品牌会展办展持续时间、加强品牌会展的地域扩张等途径,尽可能多地吸引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扩大北京国际汽车展、科博会、文博会等一批已有会展品牌的影响力,提升会展品牌价值。

    积极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会展品牌。围绕北京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文化创意等领域,承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影视展、教育展、金融展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活动。探索科技会议、学术会议召开的周期规律和会议特点,加强与国际性协会、学会等的沟通,争取适宜在北京举办的科技会议、学术会议落户。

    积极申办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会议。国际会议影响力大,消费潜力大,各大城市都积极争取国际会议举办权,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据统计,全球每年举办的参加国超过4个、参会外宾人数超过50人的各种国际会议超过4万个,会议总开销超过2800亿美元。近年来,北京先后举办了首届世界月球会议(2010年)、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200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06年)等一批国际会议。未来一段时期,应加大对市各类会展资源的整合,积极争取各类国际高端会议举办权,提升北京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4.加强会展业组织领导

    明确政府主管部门,着眼大会展的发展,设立北京“会展工作办公室”,统筹全市的会议、展览、节庆、大型活动等大会展行业的规划、指导、协调和管理工作,研究决定会展业发展战略规划和产业政策,研究解决全市会展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成立北京市会展业发展促进协调委员会,建立与中央单位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为中央会展组织机构的服务,争取更多中央单位大型会展项目落地北京。明确会展业促进组织的职能,负责全市会展行业的培育、促进、评估考核等工作,加强会展业的公共服务。在会展业较为发达的区县设立相应的会展业管理机构,加强对本区县会展业发展的指导与管理。

    同时,要积极探索建立会展业“绿色通道”,简化会展业审批程序。开通会展业备案管理“绿色通道”,实行会展业备案管理“一站式”服务,会展组织单位只需到“会展工作办公室”进行办展审批和备案,“会展工作办公室”负责协调海关、税务、检验检疫、工商、公安、交通、城管、消防等有关部门,切实精简、优化会展活动有关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优化会展业发展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