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媒体报道
区域(城市)发展研究与规划
区域(省、市、区)国民经济...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部经济研究与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战略...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政策...
产业发展研究与规划
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研究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园区(功能区)发展研究与规划
工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商业项目策划
商圈分析与商业项目调查
商业项目选址与可行性评估
商业项目定位研究与策划
科技发展与创新咨询
城市(城区)科技发展规划...
创新型城市(城区)建设研究
科技进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企业战略咨询
企业竞争环境研究
企业发展战略制定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论坛策划
论坛方案策划
论坛承办与组织
各类活动(会议)方案策划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
业务咨询:010-58572828
办公室:010-58572826
传真:010-58572827
电子邮箱:zbjjlt@126.com
联系人:王女士
邮编:100120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乙6号京版大厦B座13层

媒体报道

中国经济导报:让总部经济挑起城市转型升级的重担

添加时间:2011/08/15作者: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2011-8-4 12:14:10      中国经济导报
  本报记者 崔立勇
  
   “第七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日前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之前,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已先后在北京、青岛、武汉、广州等城市举行过六届。总部经济的理论随着该论坛的举办而得以逐步完善和推广,全国各个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热情也在逐年提高。

   作为我国总部经济理论的首创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在此次论坛上表示,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找到突破口和着力点,发展总部经济在城市转型升级过程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工业区转型是国内外共同的课题
  
   “首先我们要正视传统工业区的衰退,传统工业区的转型升级是许多国家面临的普遍课题。”赵弘说。

   赵弘举例说,德国鲁尔工业区面积占德国1.3%,人口占1.9%,最兴盛的时期工业产值占全国的40%,其也被称为德国的工业标志,但是传统工业的发展在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的问题。

   他说,,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等也都是传统工业区,一般是在煤炭、铁矿基础上形成的,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为主,以大型的工业企业为核心发展起来,这些工业区多数都在19世纪70年代产生。到了20世纪50年代,很多传统工业区都开始衰弱,所以传统工业区转型成为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普遍面临的共同探索的重大问题。
   具体到我国,赵弘说,我国工业化进程比较晚,老工业区基地基本上形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进入八九十年代后,许多资源型传统工业区随着资源枯竭而衰退,必须寻求转型。

   “我到美国一个城市考察时,看到一条河对面是一家面粉厂。这家工厂早已停产,它是作为当地工业遗产保留下来的。这个城市靠做面粉起家,后来整个城市的面粉厂基本上全部拆掉,就留下了这一家。”赵弘回忆说,“后来我去中国宁波,宁波也准备搬迁当地的工厂,然后搞总部经济。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一个是多少年前的事,一个是现在的事。时空不同,但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转型是一个城市由小到大、由低级走向高级需直面的问题。”

   赵弘表示,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是国际共性课题,我国也到了必须正视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的阶段,总部经济为传统工业区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由生产制造功能向综合服务功能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总部经济实现对资源重新配置
  
   在此次论坛的开幕式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谭维克表示,总部经济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企业组织模式,也是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对于城市转型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谭维克说,总部经济通过企业总部和生产制造两块功能在空间上的再配置,实现跨行业、跨区域乃至跨国的资源整合,从而产生新的社会生产力。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发展,通过规模效应、产业带动效应、知识外溢效应等,加快中心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综合竞争力。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龙永枢则认为,从总体上看,总部经济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是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一条重要的战略路径,也是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龙永枢表示,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区域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应积极发挥成都等中心城市的“领头羊”作用,以总部经济模式建立起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以企业为载体、以共赢发展为动力的合作机制,推动西部大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发展总部经济可以实现多种实效:“五个增加”――增加所在城区产值、增加税收、增加配套产业带来的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增加消费;“四个提升”――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区域创新能力、区域经济控制能力、区域品牌影响力;“三个引进”――引进资金、技术、人才;“两个节约”――节约土地等资源,即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高附加值,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节约能源;“一个减少”――减少污染物或者二氧化碳的排放。

   “商业地产现在还没有限购,很多资本都在其中寻找机会。我走了很多城市发现,很多企业包括大型国企,都在国内很多城市圈地。他们是占多用少,甚至占而不用,坐等升值,转手再增值”。赵弘认为,总部经济是传统工业区升级转型的重要路径,但一个城市在发展总部经济的同时,要遏制投机资本过度进入商业地产,警惕商业地产泡沫。
  
  京沪深位列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前三甲
  
   论坛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发布了“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行榜(2011)”,对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进行排名,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天津、南京、成都、武汉、重庆位列前十名。

   2011年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行榜显示,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居前三甲,得分分别为89.60分、87.45分和76.80分,深圳首次超越广州,跻身前三名;重庆首次闯进前十名,入选第二能级城市。
   赵弘分析说,总体来看,2011年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主要呈现以下三大特点。

   第一,北京、上海综合发展能力领跑全国,竞争优势日益凸显。北京、上海两大城市持续七年稳居35个城市前两位,领跑全国总部经济发展,竞争优势日益突出。从六个分项指标看,北京的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四个指标均排在全国首位;上海的政府服务优势明显,排在第一位,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和专业服务仅次于北京,均排在第二位。从总部经济存量资源看,北京、上海更是优势独具,两市分别有国内500强企业98家和28家,远高于其他城市,合计拥有国内500强企业占全国的25.2%;拥有世界500强在华地区总部、分支机构等占全国的70%以上。

   第二,深圳、重庆等城市迎头赶超,综合发展能力排名上升较快。深圳总部经济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以76.80的综合得分,赶超广州晋级全国前三甲。六个分项指标发展均衡,其中开放程度优势突出,排名全国第一,政府服务、基础条件和研发能力也均排在前三名。天津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综合得分59.74,跃升到全国第六位。随着“两江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重庆的城市地位和发展环境不断提升,总部经济发展条件和能力也显著增强,以51.61分首次跻身全国35个城市的前十名,比上一年度提高了3个名次,成功晋级第二能级城市。

   第三,一些城市特色竞争优势不断增强,成为吸引总部企业聚集的重要动力。例如,杭州依托独特的环境条件和浙江发达的民营经济基础,培育浙商企业总部,打造浙商特色总部经济;天津的商务设施和开放程度优势突出,借滨海新区开发建设机遇,积极发展国内外企业的区域性总部;成都是我国西南区域重要的中心城市,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设立西南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等职能总部;沈阳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近年来充分发挥独特的产业优势,以总部经济模式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高端环节拓展升级,打造装备制造业总部之都。
  
  链接?何为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理论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研究员在国内首次提出。他认为,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总部经济概念由研究制造业而提出,但是总部经济理论不仅适用于制造业,也适用于服务业等其他行业。
   总部经济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刻影响,主要体现在税收贡献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劳动就业效应、社会资本效应等五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