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媒体报道
区域(城市)发展研究与规划
区域(省、市、区)国民经济...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部经济研究与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战略...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政策...
产业发展研究与规划
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研究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园区(功能区)发展研究与规划
工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商业项目策划
商圈分析与商业项目调查
商业项目选址与可行性评估
商业项目定位研究与策划
科技发展与创新咨询
城市(城区)科技发展规划...
创新型城市(城区)建设研究
科技进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企业战略咨询
企业竞争环境研究
企业发展战略制定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论坛策划
论坛方案策划
论坛承办与组织
各类活动(会议)方案策划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
业务咨询:010-58572828
办公室:010-58572826
传真:010-58572827
电子邮箱:zbjjlt@126.com
联系人:王女士
邮编:100120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乙6号京版大厦B座13层

媒体报道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关村指数2013”发布 创新创业环境更优化

添加时间:2013/09/24作者: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对外辐射带动作用究竟如何?国际竞争力强不强?9月12日,在2013中关村论坛年会上,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3家研究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关村指数2013”,用详实的数据、从六个维度细致地刻画了中关村近几年的创新发展情况,展现了一个充满创新活力、跨区域引擎带动作用凸显、成为我国科技型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前沿阵地的崭新中关村形象。
  
  “第三只眼睛看中关村”
  
  从国内外创新密集区域的发展经验来看,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对及时监测区域创新发展动态、客观评价区域创新水平、深入研究区域创新规律非常必要。以美国硅谷为例,“硅谷指数”自1998年以来连续发布了十余年,不仅成为反映硅谷发展状况的“晴雨表”,也成为美国乃至全球科技发展的“风向标”,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形成了很强的影响力。
  
  自2012年开始,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等3家机构借鉴美国“硅谷指数”,编制和发布“中关村指数”,意在增进全社会对以中关村为代表的我国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了解,也向国际社会展现中关村强劲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提高中关村的国际影响力。
  
  与“中关村指数2012”不同的是,“中关村指数2013”首次进行了综合指数的合成。2012年中关村综合指数为194.6,较上年增加24.8点。
  
  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赵弘介绍,“中关村指数2013”的指标体系在上年的基础上调整为创新环境、创新能力、产业发展、企业成长、辐射带动、国际化6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以及38个三级指标。从一级分项指数增长情况来看,2008-2012年,中关村6个一级指数都有大幅提升。
  
  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杨跃承在出席发布会时表示,“中关村指数2013”指标体系和分析报告很好地把握住了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定位,符合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对高新区提出的要求,对解决目前我国一些高新区发展中“重经济产出、轻创新能力提升”的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廖国华认为,“中关村指数”的编制,既可以为政府部门全面审视园区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工具和视野,也能为全社会了解和认识中关村提供新的窗口。由第三方机构来编制“中关村指数”,相当于用“第三只眼睛看中关村”,能够更加客观和理性地反映中关村的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
  
  6个维度刻画中关村
  
  赵弘进一步从“中关村指数”的6个一级指标维度,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是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高端要素加速聚集。中关村成为海内外科技人才实现梦想的热土,2012年外省市户籍从业人员达到85.7万人,留学归国人员达到1.6万人;高学历从业人员加速增长,平均每月新增近万名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全年净增10.7万人;年轻创业者队伍迅速成长,2013年度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有1/3的入选者出自中关村。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科技金融创新进一步深化。截至目前,中关村上市公司224家,在“新三板”累计挂牌企业234家;2012年,中关村创业投资金额约159亿元,占全国创业投资总额的30%;各银行累计为中关村企业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超过100亿元;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36亿元。此外,中关村涌现出“车库咖啡”、“创新工场”、“联想之星”和“创客空间”等富有开创性的创业孵化服务新模式,为资本与技术的结合搭建了许多新的联络服务平台。
  
  二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国家自主创新源头地位更加突出。2012年,中关村企业科技活动人员达到40.2万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918.2亿元,均创历史新高。每千名从业人员拥有科技活动人员253.7人,比同期全国高新区平均水平高出77.6人。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增加值的10.5%,是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5.3倍。中关村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2012年共申请专利39703件,授权专利22632件,分别占北京市的43%和44.8%。截至2012年年底,中关村企业主导创制国际标准103项、国家标准2569项。
  
  三是产业规模和人均效益持续攀升,成为支撑首都经济升级的中坚力量。2012年,中关村实现总收入2.5万亿元,同比增长27.4%;实现增加值3647.5亿元,占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0.4%。中关村从业人员人均实现总收入157.8万元,比全国高新区平均水平高27.3万元;万元增加值能耗约为0.08吨标准煤,仅为同期北京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的1/5。现代服务业在中关村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12年实现收入1.7万亿元,占中关村总收入的66.6%。以移动互联网、生物健康、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共实现总收入1.5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占中关村总收入的60.2%。
  
  四是潜力企业持续涌现,领军企业实力不断增强。2012年,中关村新创办科技型企业达到4800家,一批高科技企业快速成长。2012年,中关村有482家企业实现收入倍增,24家企业入选德勤“高科技、高成长中国50强”;1897家企业年收入超过亿元,45家企业年收入超过百亿元。中关村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达到1.34万亿元,企业合并报表收入达到1.33万亿元。
  
  五是对外辐射模式日趋多元化,跨区域引擎带动作用逐步显现。2012年,中关村流向外省市的技术合同有17440项,成交额达602.4亿元,同比增长37.8%;中关村企业在外省市设立分支公司8301家,较上年增加2648家。与此同时,中关村与其他区域的合作不断深化,跨区域并购、跨区域共建园区等新辐射模式不断涌现。2012年,中关村企业并购京外企业的案例有44起;中关村管委会与地方政府合作,在乌兰察布、江苏等地,启动了7个异地产业园区或基地的建设;启迪控股在上海、广州、南京等27个城市建立了29个异地分园;联想集团在武汉、昆明、漳州、大庆等地设立了4个产业基地。
  
  六是国际资源配置能力日益增强,成为我国科技型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沿阵地。目前在中关村工作的外籍专家人数达到2319人;英特尔、微软等96家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关村投资设立子公司或研发机构200余家;联想、用友、中星微电子等一批企业与跨国公司进行联合研发,设立了实验室、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2012年,中关村企业实现技术或服务出口34.8亿美元,同比增长28.4%;中关村企业海外并购案例数达14起;296家企业开展了境外直接投资,较上年增加108家;对境外直接投资额也迅速攀升至331.9亿元,同比增长了1.1倍。
  
  创新发展仍需突破体制性障碍
  
  尽管中关村创新发展势头令人欣喜,“但目前,中关村的创新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体制性障碍。”赵弘表示,如果不打破这些制约创新的体制性障碍,中关村就不能像硅谷一样聚集国际高端创新资源,在国际科技、产业竞争中抢占制高点更无从谈起。
  
  赵弘认为,从全球的视角看,目前中关村的创新仍然没有摆脱“追赶者”的角色,与硅谷等公认的全球创新“引领者”还存在差距。
  
  “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中关村有责任肩负新使命,做出新贡献,进一步发挥好在引领我国创新发展中的先锋示范作用。”赵弘建议,中关村在未来发展中要有新思路、新举措,重点从四个方面发力:一是在打破制约创新的体制性障碍上发力,真正形成适宜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二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上发力,真正发挥引领区和策源地作用;三是在推进跨区域合作上发力,真正释放和放大辐射带动效应;四是在推动企业“走出去”上发力,真正助力科技型企业自由便利地参与全球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