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迪视角
|
 |
摩根斯坦利:四大风险威胁2009年亚洲经济增长
添加时间:2009/01/19作者:来源:
提要:由于近几周金融市场形势恶化,2009年亚洲经济增长预期值的下调风险明显增大。在贸易与金融高度一体化的背景下,目前本地区经济增长面临四大风险的威胁:全球减速和金融动荡构成外需冲击,进而威胁企业投资;资本流入急剧减速,资本成本上升;货币贬值冲击对外负债的企业和国家;避险行为可能引发负反馈循环。总体上看,虽然亚洲经济的长期基本面依然强健,初级产品价格回落也有助于抑制贸易赤字和通胀,但在全球经济衰退将进一步加深的情况下,亚洲经济下行风险加大。 由于近几周金融市场形势恶化,2009年亚洲经济增长预期值的下调风险明显增大。而由于亚洲贸易与金融已实现高度一体化,一种负反馈循环已经在本地区迅速形成。目前,本地区经济增长面临着四种至关重要的风险:(1)外需冲击;(2)资本流入的急剧减速和资本成本的上升;(3)汇率冲击;(4)金融动荡的加剧。 亚洲出口下降打击企业投资需求 2008年初至今,日本之外亚洲地区(AXJ)出口同比增长20.9%,主要动力来自对“其他经济体”的出口。“其他经济体”指除美国、西欧和亚洲之外的经济体,主要包括中东、新兴欧洲经济体、拉美和非洲。年初至今,AXJ地区对“其他经济体”的出口增长了30%,对美国和西欧的出口则分别仅增长5.8%和18.3%。然而,美国和西欧经济将进一步减速,“其他经济体”的经济增速也可能急剧下滑,这可能导致亚洲出口增速的下降。 而且,过去1个月之中,贸易信贷市场的动荡和对交易对手风险引起的忧虑都打击了亚洲的出口。2001年是上一个出口周期的下滑阶段,当时本地区出口的名义美元价值同比下降了7%。鉴于全球经济衰退加深的风险,本地区出口有可能在2009年再次出现下降。 亚洲出口的下降很可能会对企业投资周期产生严重的连带影响。近年来,许多亚洲国家建立了庞大的产能,以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如果出口大幅下滑,就可能沉重打击许多亚洲企业的财务状况。这种情况下,企业投资需求将受到重创。 资本流入减速导致融资成本上升 AXJ地区资本流入的动力主要来自全球资本市场,而资本市场的动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全球流动性和经济增长走势。自2003年以来,AXJ地区的资本流入增长迅猛,势头与新兴市场的总体走势大体相当。海外资本的充足供应对支撑本地区的内需、尤其是固定投资需求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期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却导致亚洲出现资本外流。年初至今,本地区的投资组合股权投资已经外流241亿美元,FDI资本流入已出现大幅下滑,国外债务融资也已陷入停滞。过去两个月中,所有亚洲经济体的信贷违约互换(CDS)利差都迅速扩大,这反映了举债筹资的艰难。很多经济体的国际收支已陷入赤字状态,外汇储备随之下降。 货币贬值冲击外债重担重的企业和国家 由于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迅速回升,除了拥有庞大经常项目盈余的国家外,亚洲大多数货币都出现了急剧贬值。目前,韩元、印度卢比、印尼卢比和泰国铢已经分别比前期高点下跌了27.2%、18.1%、16.9%和15.7%。 货币大幅贬值冲击了许多有外债负担的企业和国家的财务状况。到2008年3月,本地区的外债总额为1.47万亿美元。除未做套期保值的外债因本币贬值而遭受的损失,许多国家还面临着再融资风险。 避险行为可能形成恶性负反馈循环 资本流入的急剧下滑和全球金融动荡进一步传播使得大多数亚洲国家面临着资本成本的上升。虽然亚洲国家大多已开始下调政策利率,但消费者和企业的借贷成本仍处于高位。 目前,信贷供应紧张和经常项目赤字的并存给一些亚洲国家带来了双重宏观经济难题。对它们而言,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打击尤为沉重。过去3个月,共占本地区GDP总额35%的韩国、印度和印尼三国都遭受了破坏性的利率冲击。这种情况下,很多亚洲国家面临着不良贷款的膨胀和经济增长的下滑形成恶性循环的风险。 初级产品价格回落创造政策空间 近年来,持续强劲的全球经济增长推升了初级产品、尤其是原油价格,令其在2008年年中创下新高。在这个价格高涨期,作为初级产品的净进口方,AXJ地区遭受到负面冲击。在2007年3-5月的3个月之中,以年率计算,这些经济体的初级产品贸易净赤字占其GDP的6.5%;到2008年3-5月,该比率已升至9.2%。然而,鉴于过去3个月间初级产品价格的暴跌,我们预计日本之外亚洲经济体的贸易赤字已经大幅收缩。 另一方面,初级产品价格的回落也推动了亚洲通胀水平触顶回落,从而消除了央行对于放松银根的顾虑。此外,初级产品价格下跌也减轻了亚洲经济体的补贴负担、尤其是食品和能源价格补贴的重担,这将为各国放松财政政策创造空间。 总体上看,虽然亚洲经济的长期基本面依然强健,但在全球经济衰退将进一步加深的情况下,却难以避免其打击。我们认为,2009年亚洲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有所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