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方迪视角
区域(城市)发展研究与规划
区域(省、市、区)国民经济...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部经济研究与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战略...
城市(城区)总部经济发展政策...
产业发展研究与规划
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研究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园区(功能区)发展研究与规划
工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与规划
商业项目策划
商圈分析与商业项目调查
商业项目选址与可行性评估
商业项目定位研究与策划
科技发展与创新咨询
城市(城区)科技发展规划...
创新型城市(城区)建设研究
科技进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企业战略咨询
企业竞争环境研究
企业发展战略制定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论坛策划
论坛方案策划
论坛承办与组织
各类活动(会议)方案策划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
业务咨询:010-58572828
办公室:010-58572826
传真:010-58572827
电子邮箱:zbjjlt@126.com
联系人:王女士
邮编:100120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乙6号京版大厦B座13层

方迪视角

香港文汇报:美国财长为中国经济的未来出主意

添加时间:2009/06/09作者:陈振东来源:
    香港《文汇报》9日刊出署名文章说,对于中国经济,此前访华的美国财长为中国人开出的药方是:增加内需,提振消费。因为美国人已经阮囊羞涩,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以透支消费来为全世界消化产能;中国人在让老百姓花钱这个问题上,必须彻底改变思维方式,走出一条新路,也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经济的未来提供稳定的动力。有一种说法是,有专家正在研究将传统的“国富民强”的提法,修改为“民富国强”,实在是大有道理。  

  文章摘录如下:

  美国财长为中国人开出的药方是:增加内需,提振消费。因为美国人已经阮囊羞涩,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以透支消费来为全世界消化产能;中国人在让老百姓花钱这个问题上,必须彻底改变思维方式,走出一条新路,也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经济的未来提供稳定的动力。 

  美国高层官员近期接踵访华,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可说是财政部长盖特纳。这位1981年曾在北京大学进修过10个星期普通话的财经专家,重回北大,就美中关系和世界经济发表了一篇言词恳切的演说,充分反映出奥巴马总统领导下的美国管治团队,在寻求与各国共同应对世界性难题方面,比他们的前任更加认识到中国的平等地位和非凡实力。 

  这位来自世界第一强国的财长,在演说中认为全球经济危机已初步受控,但对世界大多数经济体而言,经济衰退仍然严峻而危险。相信许多人对此都有同感。

  但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他不但高度肯定了中国政府重振经济的贡献和能力,也对中国经济的不足做出了客观分析,进而坦率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为一个长年穿梭中美两国,同时也对经济走向及各种分析深感兴趣的企业家,我留意到除了极个别的中国学者以阴谋论来看待盖特纳的药方之外,绝大多数中国学者以至决策智囊人物,都对盖氏的演说有十分中肯的评价。这—才是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真正晋身世界一流大国的体现,令人欣喜。 

  盖特纳的药方 

  盖特纳讲话的关键点,是以下几句:“在全球,复苏将更多依靠高储蓄经济体转向更强的国内需求,而更少依靠美国消费者。在美国,储蓄率将不得不上升,同时美国消费者的购买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作为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中国,正如你们的领导已经意识到的,可持续的增长将要求一个非常重大的从外部需求到国内需求、从投资和出口密集型增长到消费导向型增长的转变。” 

  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盖特纳是继英国媒体人马丁?沃尔夫和美国学者克鲁格曼之后,对中国的消费需求予以特别关注的美国官方人士。 

  这三个人开出的药方虽有不同,但基本思路都差不多,就是要鼓励穷人消费,同时让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扩大内需。这实质上也是我国高层日益认同的观点。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典型的高投资、高储蓄、低消费国家。自2001年以来,中国投资率不断上升至43%,不仅远高于中国自身过去多年的平均水平(38%),也远高于其它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峰值水平(日本在1970年、韩国在1991年的产能扩张顶峰时期,投资率也低于40%)。 

  与此相反,从1997-2007年,中国消费率从59%下降至48.8%(与之对应的是中国的储蓄率上升至51.2%),居民消费率从45.3%下降至36.7%。这一数据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居民消费率70%左右的平均水平,甚至也远低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55%的居民消费率。 

  这种现象的出现,一大原因是因为中国没有一张真正的社会安全网络,因此即使政府如西方国家那样大肆派发消费券,中国人也绝对不会像西方人那样花钱。

  让老百姓“有钱不敢花”的原因,除了传统的消费心理和习惯外,更多的还是对未来的后顾之忧。住房、教育、养老、医疗等大笔开支,是让大多数中国家庭日夜担忧的难题,让老百姓无法没有顾虑地花钱。 

  由“国富民强”到“民富国强” 

  再退一步来说,许多中国人事实上也没有多少余钱可花。以下的几个简单数字可一目了然地说明此问题:从1997-2007年,中国的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至39.74%;中国的资本收入占比持续上升,企业营业盈余占GDP的比重从21.23%上升至31.29%;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从10.95%上升至20.57%,若加上预算外收入、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和中央和地方国企每年的未分配利润,政府的大预算收入几乎占到了国民收入的30%。 

  一方面是老百姓所占分配额越来越少,另方面是政府和企业拿了越来越多的钱,却只能做投资,形成更大的产能,但国内的购买力又消费不了,就只能卖到国外,进一步形成贸易顺差。政府主导型经济是投资的经济,而投资的经济最终只能走向出口经济,进而不得不多购美国国债以支持美国人对中国货的购买力。 

  很显然,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就是改善中国的分配方式,提高中国的劳动报酬率,提升居民的购买力,同时做好社会保障,让老百姓放心消费。这也就是美国财长为中国人开出的药方:增加内需,提振消费。因为美国人已经阮囊羞涩,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以透支消费来为全世界消化产能;中国人在让老百姓花钱这个问题上,必须彻底改变思维方式,走出一条新路,也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经济的未来提供稳定的动力。

  有一种说法是,有专家正在研究将传统的“国富民强”的提法,修改为“民富国强”,实在是大有道理。